古来大手犹如此,只合将心向内求。
——宋朝词人李吕
生而为人,我们会遇到太多让人失望和无助的事。有些人一经挫折就怨天怨地,一不顺心就满腹牢骚。总是向外归因,人就只能在苦海挣扎,深陷在底层牢笼里。
真正通透的人,明白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摆渡人。他们从不质问生活,而是靠自己解决难题。审视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陷。
真正清醒的人,从来不在意别人,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在一遍遍内求自我的过程中,人才能突破局限,不断向上成长。
杨天真曾在《奇葩说》中说过一段话。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是一个月薪2500块的普通员工,当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就开始了我开挂的人生。
就是我所有的时间都只想花在自己身上,学会了向内求,人才能高速成长。”
当你开始把注意力内收,把时间都留给自己。你才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开窍,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那么如何内求自我呢?给大家几个小建议:
1.不再抱怨生活的难题,养好自己的情绪
曾看过罗振宇的一则采访。当被主持人问及:“你有什么难以接受的事吗?”
罗振宇笑着回答:“我现在的人生没有情绪,只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普通人遇到不如意,也许会歇斯底里。但在高手的眼中,从没有所谓的绝境,他们也不会让情绪支配自己。
戒掉抱怨,从结果去分析。改进自己能做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才能从此开窍,迎来命运的转机。
2.不再追求外界的认可,掌控自己的人生
从小到大,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
为了博得父母一笑,你默默扼杀了自己的喜好;为了融入一些朋友,你把学习的时间用来社交;为了得到领导的认可,你整日忙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心理学家黄维仁曾说:特别在意别人评价的人,就像自愿当别人的傀儡。别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操纵了他的喜怒哀乐。
不想再为别人而活,就得把目光从外界收回来。去探寻自己内心的需求,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只有学会了向内求索,你才能逐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不再迷恋喧嚣的热闹,享受内心的丰盈
叔本华曾说:“无聊真正的来源,是内在的空虚。”
就好比寂寞时,人会想要加入热闹。内心匮乏时,人也不得不从外界寻找刺激。可心的空洞,是任何外界的东西都无法填满的。
唯有真正接纳孤独,你才能在繁碌的尘世里,享受肆意人生。
很认同作家陆苏的一句话,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安静而丰盛。
当你把生命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你就不会再迷恋喧嚣的热闹;当你的内心足够富足,哪怕你只有一个人,也能活出丰富多彩的人生。
注:本文来源于今日头条洞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