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句“我爸是李刚”在网络上流行,至此成为“坑爹”的代名词。
喊出这句话的是时值22岁的李启铭,当天晚上在大学校园里醉酒驾车,撞飞了两名女生,一死一伤。
事情发生后,口出狂言:
“看把我车刮的!你知道我爸是谁吗?我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
原来他爸是公安局的副局长,更加引起群众的愤怒;之后经过法院审判,被判6年,并赔偿50多万。
他的爸爸在事件发生后,被撤职,然后离家出走,至今了无音讯,可见是一辈子都不想再见他了。
如今的他出狱了,再也看不到当初的嚣张气焰,他的愿望是一家人能够好好吃顿饭,希望找到父亲当面道歉,并表示好好做人。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把孩子宠的无法无天,这样他就会蔑视法律,直到把自己送进监狱。
最基本的教育,应该有规则,有底线
在李启铭眼里,别人的命不是命,反而更心疼自己的车有没有被刮蹭。
没有规则和底线教育的孩子,容易自私自利,侵犯别人的利益。
2017年10月,在美国密歇根州,就发生了一场熊孩子恶作剧致死的事件。
受害人是32岁男子怀特,某天驾驶一辆白色的小货车,像往常一样行驶在回家的路上。
但是,当车开到一个人行天桥时,突然从天而降一块巨大的石头,砸碎了小货车的前挡风玻璃,也砸中正在开车的怀特。随后,怀特被紧急送往医院,但最终不治身亡。
元凶是几个熊孩子,没事就在天桥处扔石头玩,以往路过的司机懒得与他们计较,谁知他们扔的石头越来越大。
可见,熊孩子的熊行为没有得到制止时,就会越来越嚣张,直到触碰法律的边界。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常见的熊孩子,例如从楼上扔啤酒瓶的,划车的,朝路人吐唾沫的,乱按电梯的,无一不在挑战底线。
若是家长不及时教育,他们的熊行为就会愈演愈烈。
孩子的教育不一定要多么出色,但至少不要侵犯别人的利益,你说是不是。
孩子的行为里,藏着父母的教育
李玫瑾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话虽然有点绝对,但不无道理。
李启铭当年的行为,可见平时父母对他的过分宠溺,导致他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2016年一个熊孩子因为鸡排,差点把一个女孩子推下地铁。
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在等地铁时吃鸡排,旁边一个小男孩对妈妈说:“我想吃鸡排”,妈妈半开玩笑说:“你去跟那个姐姐说,让他把鸡排给你吃。”
吃过的鸡排怎好给别人吃,女孩子就没给,他妈妈竟然嘀咕地说:“什么人嘛,打扮的跟小姐一样。”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列车马上就要进站,小男孩竟然去推了女孩一把,险些把她推下站台。
虽然男孩妈妈刚开始有点惊讶,但还是什么都没说就拉着男孩走了,留下女孩子惊魂不定地在那哭。
这不禁让人心里发凉,什么样的教育让孩子变得如此恐怖?看到他妈妈的行为就明白了。
不管是孩子想要吃鸡排,还是推人下站台,这位妈妈都支持他,导致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大胆。
别小看孩子的熊行为,父母一时的袒护终会把他推向黑暗的深渊。
家庭教育中一定有管教的成分
电影《烈日灼心》中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总和。但如果教育缺失,那人将只剩下动物性。”
在孩子小小的身躯里,是天使和恶魔并存的,如果不加以管教,恶魔就会战胜天使。
今天所谓的放养教育、快乐教育一直充斥着家长们的内心。想要孩子快乐的成长,不想逼他们,更不想管教他们,让他们失去天性。
但家庭教育若没有管教成分,孩子的放养就成了动物式的放养,凶残暴虐;快乐就成了“垃圾式快乐”,无色有毒。
孩子的每一次行为都是在试探大人的底线,你的态度和管教决定他的走向。
例如他第一次打人,你摇头说这是不对的,他就知道了这事不能做;如果你视而不见,反而夸他很厉害,那他今后变本加厉。
没有哪个孩子一开始就会犯大错,一定是在他犯小错的时候,你包庇他、纵容他,导致他是非不分,黑白不辩。
美国作家珍妮·爱里姆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道路的领路人,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所以,失去了管教成分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没有规则和底线,成为不幸的人。
李启铭固然可恶,一个人毁了三个家庭,但他父母的家庭教育何尝不可恶?
孩子都是家庭教育的产物,孩子的好坏不在于孩子,而在于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