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 知止而后有定⑤,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⑥,虑而后能得
>> 知道应该达到的目标,才能有坚定的方向;有坚定的方向,心态才能宁静;心态宁静了,才能随处而安;随处而安,才能周密地思虑;周密地思虑了,才能得到希望达到的结果
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这一关键行为。
>> “苟日新②,日日新,又日新。
>> “苟日新②,日日新,又日新。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⑥!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 治学修身像雕琢骨器玉器那样切磋琢磨
>>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①臭,如好好②色,此之谓自谦③,故君子必慎其独④也!
中庸
>>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达到了中和,天地就各在其位,万物就繁育生长。
>> 喜怒哀乐之情的表达,要有节制,无过无不及,符合中的要求
着力即差
>> 过犹不及
>> 过犹不及
>> 事物都有多个方面,两端是概括而言。只有把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都探究清楚,才能全面把握事物。所谓中,是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不偏不倚不是在两端之间取中间点,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要对两端都做出无过无不及,恰如其分的认识。既不夸大这一端,贬抑那一端;也不贬抑这一端,夸大那一端。这样才是把握事物的中道。
>>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和而不流。与不同的人和睦相处而不失原则,不同流合污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中立而不倚。要把握中道,不偏不倚。前文说大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中立不倚。不偏不倚,才能服众,才能成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是真正的强。
>> 行远必自迩
>> 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⑪,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任何事情,预先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事先准备好就不会说不流畅,做事事先准备好就不会有困窘,行动事先准备好就不会有痛苦,道路事先准备好就不会走上绝路。
>> 就是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探求,谨慎地思考,清楚地辨别,笃实地实行。
>> 除非不学,学了还不会就不停止;除非不问,问了不懂就不停止;除非不思考,思考了没有答案不会停止;除非不分辨,分辨不清不会停止;除非不去践行,践行不认真踏实不会停止。别人用一分功夫能做到,我用十分功夫去做;别人用十分功夫能做到,我用千分功夫去做。如果真能做到这样,即使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即使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刚强。
>>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①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②矣
>> 所谓“诚”,真实无妄,对道的认知和践行能做到真实无妄。而道的根本在性,性的根本在心。诚于道的根本在尽心知性。诚就是诚于性,明于道
>> 所以君子尊重德性而又讲究学问,致力于广大而又尽心于精微,极尽高明的精义而又遵循平常的道理,温习前人已有的知识而又能开发新知,以敦厚的态度来推崇礼。所以君子身居高位而不骄纵,身为臣下而不悖逆,国家有道,他发表自己的主张可以出仕为官。国家无道,他的沉默可以保全自己。
>> 从事物的发展说,“和”又与“斗”相对,不同事物、不同因素、不同成分共生在一起,既有相成相济,共生成物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排斥,冲突斗争以致分裂的一面
>> 《论语·子路》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诗经》说“穿着锦衣,加罩布衫”,是厌恶锦衣过于华美。所以,君子的道看来隐晦而日渐彰明,小人的道看来显明而日渐消亡。
>> 。“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能知道事物的渊源起因,预知事物发展的趋向。有为己之心,又能懂得事物发展的这个道理,就可以进入道德修养的境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