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学就学习古诗,但是对于这些古诗名句的诗意以及诗人的生平故事却了解的甚少,有时候想了解却困于太深奥,很难读懂里面的蕴含的诗意。
最近读了都靓写的《好诗好在哪里》这本书,都靓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硕士,是知名文化自媒体“都靓读书”的创始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05424/182c7b30948d2562.jpg)
这本书主要写了24位古代有名的诗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写下的诗句的诗意。读着就像读小故事,非常的好理解,让你拿起它就想一口气读完。
1、书中写杜甫一生命运悲惨,孩子饿死,自己好几次都走投无路,最后竟然死在了小船上。
面对命运的凄惨,他仍然不忘故国,在他留下的诗文里,也是在回望他穷尽毕生所注视的家国天下。
书中写到,杜甫的母亲早逝,他被寄养在姑姑家,他和姑姑的儿子都得了重病,姑姑请算命的女巫来看病,女巫说住在屋子东南角的孩子能活下来,当时他姑姑的孩子在东南角住,他姑姑就让杜甫搬到那里住,后来,杜甫活了下来。
这件事对杜甫的影响很大,在后来杜甫做事的时候,也是先人后己,博爱无私。
成年的我们再读杜甫的诗时,才明白杜甫的伟大胸襟。
2、书中讲柳宗元从贰拾四岁到三十一岁官位可以说是两年一高升,三十三岁那年,仕途一片光明,年少成名,踌躇满志。
他们在王伾、王叔文的带领下开展了永贞革新
后来唐顺宗禅让地位,唐宪宗继位,反对革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至此柳宗元的仕途k始走下坡路。
但是尽管这样他还是为永州的文化带来了火种,为柳州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以前只知道柳宗元写了很多诗,却不知道柳宗元还为汉语创造了近八十个成语,像我们经常说的班门弄斧、掉以轻心、垂涎三尺都是出自柳宗元的文章。
柳宗元被称为“柳柳州”的大名,那是他被贬柳州的时候为柳州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比如兴办学堂、开凿水井、大搞工程建设,把荒地变成耕地,让老百姓不再受饿。
柳宗元后来虽然仕途走了下坡路,但是他那种为国、为民的思想却没有下滑。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05424/476bdb17d637acea.jpg)
3、说起刘禹锡可以说人生最好的年纪,他却y直都在被贬的路上,但是命运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歌。他那乐观的胸襟,让我很是佩服。
特别是被贬到安徽和州的时候,他本来应该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当地的知县故意刁难他,把他安排在城南面江而居,很显然条件不好,刘禹锡却在门上写下“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就让他搬到城北门,面积由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靠河,他又在门上写下:“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最后知县又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了一间能容下一榻、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三次刁难刘禹锡,于是他就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现在才知道这《陋室铭》是刘禹锡在这样的情况下写的。
刘禹锡被知县再三刁难,他却没有气馁,而且还写下了名扬千古的《陋室铭》你说他乐观的胸襟,怎会不让人佩服呢?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诗人的故事和古诗词的美妙诗意,可以去读这本《好诗好在哪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05424/851a8fed02a6141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