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951450/7658b571c6a861df.jpg)
复盘《富者遗言上》
这本书以实际的创业故事解答了有关金钱的谜题与疑问,告诉你金钱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怎样才能赚到钱,包含大量的金钱观念、人生哲理,是日本财务管理专家、金融学院代表泉正人的第一部小说作品。
以下是书中的一些金钱观念。
一、真的就是这样了吗?做一件事之前先问问自己,真的就是这样了吗?这是真的吗?这是真实的吗?然后不断问自己,也许你就可以通过层层提问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书中的年轻人为什么会破产,老人告诉了他答案:因为你对金钱太无知了,随随便便、模模糊糊、大手大脚,所以才导致自己破产。
关于信用。很多人之所以要通过这么高的利息才能借到钱是因为没有信用,有信用的人通过银行就可以借到低息的钱,当一个信用被耗尽时,他身边的亲人朋友不会借钱给他,银行不会借钱给他,他只能通过民间贷款,付以高额利息。
二、选择。当我们在拥有一笔钱的瞬间,我们拥有了无数选择,而不是单一的一个选择。
当一个人有了钱的那一瞬间,他是一定要做出选择的,是用还是不用?用的话那什么时候用?用在什么地方?大部分人都不曾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冲动地将钱用掉。因为现在需要所以现在就用。
李笑来老师说大部分人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花钱。当我们有一笔钱进来时,很多时候潜意识里我们脑袋里想的是:我要用这笔钱去买什么东西,去付什么账单。但是对于那些有富裕思维的人来说花钱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在钱上犯错的人大部分是错在时机和选择。
三、驾驭。
一个人如果拥有了与自己不相匹配的金钱就一定会犯错的。自己要有驾驭金钱的能力,而不是被金钱所驾驭。每个人应该不断去升级自己的认知,以此让自己拥有相匹配的驾驭金钱的能力,德行配位,就是这个道理。
在花钱上选择谨慎保守的态度,把钱花在真正值得的事物上,这就叫集中力量干大事,那些细节的、不相关的事就少花钱甚至不花钱,把钱花在投资自我成长方面。
很多时候我们花钱大手大脚是因为我们没有进行合理选择,没有聚焦。我想自己在买护肤品,服装等上面要少而精,买最适合自己的,不在买了一大堆又没用,最后过期了。在花钱买课投资自己这块也要进行精简,先把之前买过的课程都学习完,只买真正有价值的课。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他的优势没有一起增长,那他的收入就会越来越少。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年轻时赚钱的能力,低估了自己年老时赚不到钱的能力。思考自己现在是教师,虽然收入是固定,但当自己年龄变大时在新思想新时代的教育行业肯定比不上年轻人,在身体和精力方面也是弱势。
如果超过了个人驾驭金钱的能力,那么会变得和没有钱是同样的状态,变得不富有,没有办法做出正确判断。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匹配的驾驭金钱的能力,那他很快就会从有钱变成没有钱。没钱的会一直处于没钱的状态。
如何提升自己驾驭金钱的能力?多看书,不紧是书本,尤其是那些活的书,就是那些比自己做的更好,更牛,更优秀的人。尽量去靠近那些已经是财富自由的人,看看他们对我们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是怎么思考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面对问题时,普通人是想如何花钱把问题解决,但是那些富人想的是如何不花钱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四、拥有
最没用的问题是:如果我拥有多少钱,我将用它来干什么?
人们就会想象拥有多少钱的自己,但是这个问题与那些想象没有任何意义,以前没有拥有多少钱的人实际是不可能想象出拥有多少钱的自己。那该怎么办呢?多体验,体验那些真正富有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他们接触的书籍、理念是什么?一定要多去体验,既使你现在不是百万富翁,但一定要朝着那个方向去靠近。靠近那个圈子的人,看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然后想象自己在那个圈子里吃住行,自己的状态慢慢变成那个圈子的状态。
在你没有成为那个状态之前,你是没有办法用想象力去想象那个状态的人是什么样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无限去靠近去贴近。那种being的状态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而是我们体验过后才能感觉到的。
我们经常想当我们拥有了多少钱我们就会怎么样,但实际是那些拥有了多少财富的人任然在努力工作、创业,想要给这个世界创造更大的财富。因为越有钱,你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付出的努力越大。
复盘《富者遗言下》
梁冬老师讲庄子时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保有觉知地去记录从出生到现在,会发现在某个周期会呈现向上的状态,某个周期又会是向下潜伏的状态。
五、积累。根据大数据显示33到38岁是每个人赚钱的高峰期,38岁以后慢慢进入赚钱的平稳期,再到后面是低谷期,最后面是靠养老金过日。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宏观视角来看待赚钱和赚钱能力这件事时,每个人都会对现在的赚钱能力报有敬畏之心。当我们处于或在靠近赚钱能力的高峰期时,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积累一笔钱,并想好如何去为未来做打算。
之所以焦虑是我们想一个长期行动,长期坚持才能带来的结果,我们妄想短时间,而且是极其短的时间快速获得最好效果,当我们发现它比我们预期的时间要久些时,我们就会产生焦虑感。但当我们明白,我们想要的东西中间是有个漫长过程的,我们必须踏踏实实走过这个过程,我们的焦虑感会大大降低,所以我们一定要趁着现在有能力赚钱,没有上有老,下有小那么巨大的压力,我们应该为未来提高做布署。
六、信用
最终金钱都是来自他人对你的信任。
信用是这个社会流通的无形货币。
别人对你的看法是体现在你的钱包上的。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多一个维度去考虑,就是这件事对我的信誉有什么影响,如果是耗损我们的信誉,那我们就不做,如果能增加我们的信誉就多做。
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去守自己的信誉,不要滥用自己的信用。
如果你只能向身边的朋友寻求一次帮助,那你还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找别人帮忙吗?当然除非是非常熟的朋友,但不要超过尺度去麻烦别人。你在平时要不断去积累、去付出、累积丰厚的养分,这样你去向他寻求帮助时,你们之间的能量就是平衡的。
七、创造力
年轻人问老人:如果给你100日元,你能做什么呢?
老人回答:钱不是万能的,如果不能跳出这种幻想就无法明白金钱的本质。如果以100日元作为基准去思考思维就会变得狭隘,金钱是一面镜子,金钱是映射你的一面镜子,但金钱不是你,即使欠债30000日元也不是你。
金钱的本质是无中生有的创造力。(子木创造的读书会,老人提醒青年以自己失败的经验些一本书)
不要被金钱的数字捆绑。就是不被金钱决定你能做什么事,而且我们想做什么事,金钱就能为我们所用。如果我们用100日元做基准去思考,我们的思维也只有100元那么大。我们很多人都是想着怎么用钱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有钱人想的是如何不用钱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想着如何用金钱去解决,那这个问题就会受到我们拥有的金钱的局限,如果我们拥有1000元或1万元,那这个事情也只能做成1000元或1万元的势能。如果我们完全摆脱金钱的束缚,我们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去创造什么。那创造出来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行动要趁早,你的行动、试错要趁早,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越到后面成功的概率越低。
九、投资。投资是穷人与富人的分水岭。老人家说为了运用金钱,除了信用之外,我们还应去学习价值,而价值正好是区分穷人与富人的分水岭。富人购买一样东西后,倾向于去寻找购买后东西的价值的上升,但穷人不在乎价值,只是把钱换成物,仅仅是拥有它。
考人问年青人:你如何理解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从大的方面来说分为两种,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一个人迷恋某个物品或者从别人那里收到礼物的价值,遵循你个人的价值观。交换价值是不知道拿到市场交换时会是什么价格。只要有价值,价格迟早会涨上去的。
看穿价值的能力就是看清一个人或一件物品是否有值得信任的能力,被信任非常重要,我们能否具有看穿某个物品是否值得被信任的能力也很重要。
观察身边那些有钱人和没钱人他们的购买方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会发现一般没钱的人更喜欢买消耗品,如包包,车子等,都是不断买消耗自己的金钱,但是有钱人买东西时会思考这个东西以后是否有更高的交换价值。我买了它以后能否以更高的价值转让出去。或等它价值上涨后会给我带来更多利润。
一定要学会读活书,如果身边没有可以接触得到的富人,那就去观察自己身边那些经济状况不怎么好的人,看他们在买什么东西?在看什么书籍?在看什么电视?然后就反其道而行之。
富人是从哪里判断值得投资呢?是投资对象的过去的经历,看他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实施。
没有钱的人会特别看重钱,人有了钱会让自己冷静少犯错误。没有钱的人会特别看重钱,因为没钱,所以特别在意钱,但是因为在意钱,然后反过来又被钱所支配,而失去了人的重心,所以导致进入一个更大的恶性循环,因为对钱的恐惧,所以被钱所支配,又会在做决策石因为想更多大钱而导致决策失利,多犯错误,踩坑。
就像孙子兵法所说的致人而非致于人,就是要不别敌人牵着鼻子走,当一个人没有钱的时候就容易被牵着走,被金钱支配。而像让自己致人而不致于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自己尽快地去积攒一笔钱。
十、器量
特别重要的一个关于金钱的教诲就是器量。
老人点明了年轻人破产的原因?1.把钱用错了方向。2.在用钱的时间上选错了时机。3.看错了东西的价值。
巴菲特投资基本都是投生产日常用品的公司的股票,那些自己从小用到大的物品的公司股票,不会投网红品,人气品股票。投那些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有价值的日常用品的公司股票。
把价值这两个字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它不止跟做生意的人有关,不断去学习,不断成长,其实也是让自己价值在未来有可期,有上涨空间。
没有人知道假想的事情会怎样,有关金钱的经验只能靠操纵金钱来积累,
我们做一个选择,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当我们失败时我们可以去想如果我没有选这个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变得更好?其实这样的问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在老人看来所有的失败都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是当你损失了1000日元时,你就有了1000日元的容量。如果你想让自己拥有100万日元,首先就要有让自己有100万日元的容量。
有器量的人才会聚财,如果你是100万器量的人,你就可以聚集100万元钱。
钱绝对是来自于他人,金钱在世界上循环,就如同流水一般,人们可以一时拥有水流,但不能永远拥有,有钱人一定会把钱交给别人去看管或放大投资,他们会选择谁呢?
金钱是映射人的一面镜子,人们可以根据一个人对金钱的使用方式,了解一个人的行动,志趣和生活志向等。
为你带来金钱的绝对是自己之外的他人,身边的人看出你器量的大小,为你带来与之相称的机会。超过器量的机会是不会给那些没有准备的人。
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不会找到自己头上来的,也就是说找到自己头上来的都是自己可以解决掉的。
金钱将信用变成看得见的东西,金钱会被带到有信用的人身边,而且信用越高,金钱越多。信用是过去行动的累积,行动是日常思考的累积。日常思考创造行动,行动创造结果,做为结果信用会以金钱的形式表现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