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安的荔枝 | 读书笔记

长安的荔枝 | 读书笔记

作者: 杨小妹一二一 | 来源:发表于2024-06-25 16:51 被阅读0次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44个笔记

 第二章 第二章

原文:内帑,帑念作tǎng

出长安时那股拼死一搏的劲头,随着钻研的深入,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得四分五裂。

如果设法把鲜荔枝归为“土贡”一类,那么经略府就有义务配合了。

我们给予你方便,你在岭南爱去哪去哪,圣人面前挑不出错,但鲜荔枝的事,我们一文钱不给,你自己晃荡去吧。

商队持此符牒上路,五府之内的税卡、关津、堰埭、码头等处一律畅通无阻,货物无需过所,更不必交税,简直就是张聚宝符。

密封、盐洗、冰镇,这些法子上林署早就用过,但只济得一时之事。

李善德靠着地塘旁,正打算假寐片刻,却看到那花狸露着肚皮,威严地歪头盯着自己。他在长安做惯了卑躬屈膝的小官,发现它颐使气指的眼神竟与自己上司一样。多年的积习,让他鬼使神差地凑过去,伸手去蹭花狸的肚皮。李善德做低伏小,把那花狸伺候得一阵呼噜紧似一阵。

 第三章 第三章

李善德站在原地等候,面上古井无波,心中却有一股畅快通达之气自丹田而起,流经八脉,贯通任督,直冲囟顶——原来做个恶官悍吏,效果竟堪比修道,简直可以当场飞升。

当然,如果朝廷举倾国之力,不计人命与成本,转运速度一定可以再有突破

 第四章 第四章

可光有想法还不成,具体到执行,至少涉及二十多个州县的短途供应,何处调冰,何处接应,如何屯冰,冰块消融速度是否赶得及等等,不尽早规划,根本来不及……

李善德的眼睛满布血丝,却丝毫不觉疲倦,恨不得撬开自己脑壳,一磕到底,把脑浆直接涂抹在纸卷之上。

2024/06/26 发表想法

荔枝调度

原文:这一份新鲜荔枝的转运之法,关涉物候、邮驿、州县、钱粮等几大领域,内中细碎繁剧之处,密如牛毛,外行人根本难以想象。

这一份新鲜荔枝的转运之法,关涉物候、邮驿、州县、钱粮等几大领域,内中细碎繁剧之处,密如牛毛,外行人根本难以想象。

从驿站之调度、运具之配置、载重与里程之换算、乃至每一枚荔枝到长安的脚费核算。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须做到极细密极周至方可。这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思虑不当,便很可能导致荔枝送不到长安。

2024/06/26 发表想法

踢皮球

原文:整整一天,李善德在皇城里如马球一样四处乱滚,疲于奔命,口干舌燥,那张写着荔枝转运之法的纸扎,因为反复被展开卷起,边缘已有了破损迹象。

整整一天,李善德在皇城里如马球一样四处乱滚,疲于奔命,口干舌燥,那张写着荔枝转运之法的纸扎,因为反复被展开卷起,边缘已有了破损迹象。

李善德大喜过望,奔走了一天,那些朝堂衮衮诸公,居然还不如一个宦官有担当。

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第五章 第五章

圣人在兴庆宫里陪贵妃燕游,这位贵妃的族兄就在皇城处理全天下的大事

这一刻,古来谄媚之臣浮现在李善德背后,齐齐鼓掌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两百贯对百姓来说,是一世积蓄,对招福寺来说,只是做一次人情的成本罢了

这一夜,李善德抱着银牌,一直没睡着。他终于体会到,权势的力量竟是这等巨大。

李善德突然觉得很荒谬,他依足了规则,却处处碰壁;而这么一块不在任何官牍里的牌子,却畅行无阻。

李善德在规划好的那一条荔枝水陆驿道上,配置了大量骑使、驿马、快舟与桨手、纤夫,平均密度达到了惊人的每六十里一换,换人,换马。

这里是荔枝原产地,是整个运转计划最关键的一环。如何劈枝,如何护果,如何取竹,如何装瓮,路上如何取溪水降温,必须交代得足够细致。

2024/06/26 发表想法

出自唐代李白的《侠客行》

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原文: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李善德是做过冰政的人,很了解这个体系的秉性。每到夏日,上头说要一块冰,中间为求安全,会按十块来调拨。下头执行的人为了更安全,总得备出二十块才放心。层层加码,步步增量,至于是否会造成浪费,并没人关心。

所以右相要三十丛荔枝,到了都省就会增加到五十丛,转到经略府,就会变成一百丛,办事的人再打出些余量,至少也会截下两百丛。李善德无法苛责任何人,这与贪腐无关,也与地域无关,而是大唐长久以来的规则。

小吏猝不及防,被她一下捅到了大腿,惊恐地跌倒惨叫起来。其他人一涌而上,把阿僮死死压在地上。刀被扔开,手腕被按住,头被死死压在泥土里,可她却始终没有朝这边再看一眼。

可无论坐骑跑得有多快,李善德都无可避免地,在自己的良心上发现一处黑迹。在格眼簿子的图例里,赭点为色变,紫点为香变,朱点为味变。而墨点,则意味着荔枝发生褐变,流出汁水,彻底腐坏。

 第六章 第六章

一匹疲惫的灰色阉马在山路斜斜地跑着,眼前这条浅绿色的山路曲折蜿蜒,像一条垂死的蛇在挣扎。粘腻温热的晨雾弥漫,远方隐约可见一片高大雄浑的苍翠山廓,夸父一般沉默峙立,用威严的目光俯瞰着这只小蚂蚁的动静。

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漶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坑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

所以在你奔忙转运之时,中书门下也发下一道牒文:要求沿途的都亭驿馆,所领长行宽延半年;附地的诸等农户,按丁口加派白直庸,准以荔枝钱折免

各地驿站的日常维持经费,都是驿户自己先行垫付。每三个月计账一次,户部按账予以报销,谓之“请长行”。长行宽延半年,意味着驿户要多垫付整整六个月的驿站开销,朝廷才会返还钱粮。这样操作下来,政事堂的账上便平白多了一大笔延付的账。至于驿站附近的农户,他们在负担日常的租庸之外,突然要再服一期额外的白直徭役,没人愿意。没关系,那么只消缴纳两贯荔枝钱,便可免除这个劳役。“如此一来,国库、内帑两便,不劳一文而转运饶足,岂不是比你那个找商人报效的法子更好?”

这样操作下来,政事堂的账上便平白多了一大笔延付的账。至于驿站附近的农户,他们在负担日常的租庸之外,突然要再服一期额外的白直徭役,没人愿意。没关系,那么只消缴纳两贯荔枝钱,便可免除这个劳役。“如此一来,国库、内帑两便,不劳一文而转运饶足,岂不是比你那个找商人报效的法子更好?”

我原本以为,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我跑完这一路下来,却发现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内心就越愧疚。

此事起于贵妃一句无心感叹,终于贵妃的一声轻笑

自始至终,大家都在围着贵妃极力兜转,眼中不及其余。至于朝廷法度,就像是个蹩脚的龟兹乐班,远远地隔着一层薄纱,为这盛大的胡旋舞做着伴奏

一个因从岭南运荔枝而犯事的官员,居然被判处长流岭南。招福寺的大师在一次法会上说此系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唯有恭勤敬佛,方可跳出轮回云云。

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一事功成,也是万头皆秃

 来自微信读书

相关文章

  • 《长安的荔枝》读书笔记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长安的荔枝》是马伯庸花十一天时间完成的一篇神作,不到十万字,读来却是一...

  • 长安的荔枝

    文/一刀斋 如今正值冬日,即便是在交通便利的当代,想品尝过季荔枝想必也是大费周章。最近看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正...

  • 《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以一位小官员的视角展开叙述,为了从岭南运新鲜的荔枝,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路呕心沥血,克服各种艰难...

  • 长安的荔枝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想必不少人都听过。 唐玄宗为了博杨贵妃一笑,千里迢迢从广州把荔枝运到了长安(今天的西安)。...

  • 长安的荔枝

    最近对古风小说有点兴趣,但又不能是那种文言文,也不能是那种历史课本文~ 我在国内的时候借室友的古董局中局看过,那些...

  • 《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8个想法 第一章 >> 荔枝的物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第三章 >> 怪不得圣人和...

  • 长安的荔枝

    先是被书的名字吸引,后又因为小宅子和“香积贷”将自己代入其中,大概是因为房奴的悲欢是相通的。 “恭喜监事莺迁仁里,...

  • 长安的荔枝

    今天在小闺女推荐之下,拜读了马伯庸先生著作《长安的荔枝》一书。 本书共分六个章节,以故事的形式来描写了杨贵妃为了吃...

  • 《长安的荔枝》

    李善德明知从岭南运送鲜荔枝这件事希望渺茫,还是努力去做,不仅是为了保命,更多的是想让妻女过上好日子。不仅是生存的压...

  • 长安的荔枝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给皇上送新鲜荔枝这件事,李善德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我感动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安的荔枝 | 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dj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