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小说《人生》里交错着两种不一样的声音。对高加林这个人物,理解、同情甚至爱莫能助,这是一种声音,它潜伏在小说的细节里,靠着文字的力量冲击着读者的心。另一种声音是议论性的,容易察觉的,它带着置身事外的清醒与理智,评判着高加林的错与对。
也许,这种现象,与《人生》这本小说的成书过程有关。在厚夫的《路遥传》中,详细描述了《人生》创作、修改和出版的经过。
一、约稿与完稿
《人生》这本小说,从创作到出版,中间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光是小说的名字,就先后被修改了多次。
据说,小说最初名为《沉浮》,后来改成《高加林的故事》,等到小说交到编辑的手里时,它的名字是《生活的乐章》。路遥在听取编辑对小说的修改建议后,曾专门去北京修改小说。那次修改之后,他又产生了把小说名字改为《你得到了什么》的想法。
最后,还是编辑注意到,小说引言中柳青《创业史》里的一段话,便用了开头两个字“人生”作为小说的名字。
谈到小说《人生》的创作过程时,路遥说道:“我写《人生》反复折腾了三年——这作品是1981年写成的,但我1979年就动笔了。我紧张地进入了创作过程,但写成后,我把它撕了,因为,我很不满意,尽管当时也可能发表。我甚至把它从我的记忆中抹掉,再也不愿想它。1980年我试着又写了一次,但觉得还不行,好多人物关系没有交织起来。”
直到1981年5月份,路遥在一次颁奖会上,认识了编辑王维玲。路遥在和王维玲的交谈中,提到了他对“城乡交叉地带”的思考,也透露出他准备写中篇小说的打算。王维玲很欣赏路遥,便真诚地向他约稿,而路遥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两个月以后,他前往甘泉县,开始集中精力,完成他的创作。二十多天以后,他终于完成了十三万字的《人生》。后来,他又在咸阳,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完成了小说的二稿,也是定稿。
路遥的友人刘路曾记得,路遥说过:“他要按生活的蓝本来写,如果发出去要他改,他将坚决不改,哪怕不发也不改。”
稿子交到了编辑的手里。王维玲和编辑部的其他编辑在阅读、讨论之后,邀请路遥来北京修改小说。
二、编辑的声音
在王维玲写给路遥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编辑们认为“小说现在的结尾,不理想,应回到作品的主题上去”,小说的主要人物应该“对自己的经历与遭遇,行动与结果,挫折与命运,追求与现实作一次理智的回顾与反省”。
当时路遥初稿的结尾是:高加林回村后,巧玲把教师的职位让给他,并且对他表现出了不一般的感情。
编辑认为,这样的结尾不太好。“加林最后的反省和悔恨都还应该在往上推一推。现实生活给予他这么重的惩罚,他应有所觉醒,有所认识”。
由此可见,编辑很重视人物自身理性的反省,他们并不满足于看到一个普通农村青年失败的故事。
在小说中,除了人物的主动反省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的议论。在高加林遭遇人生失败后,作者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分析了原因。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
“当然,作为青年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邪门歪道去实现啊……”
当加林回到村里后,他更深刻地反省了自己:“这一切怨谁呢?想来想去,他现在谁也不怨了,反而恨起了自己: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
孩子们的信天游也唱起来了:“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德顺爷爷特意等着加林,痛心地责怪加林辜负了巧珍,当然更多的是鼓励他坚强地好好生活下去。
这些都构成了对高加林这个人物的评价。编辑们对路遥提出的修改意见,看来路遥已经基本接受了。
三、作者的声音
小说人物自己的反思,以及作者在小说中加入的议论性的文字,也许更多地代表了编辑们的想法。作者的声音,其实隐藏在人物的经历中。
高明楼是长辈,是村里有权有势的人物,他很欣赏高加林,可是他干了什么呢?他为了自己的儿子,夺走了高加林的教师工作。后来加林的二叔回县里当局长,高明楼又勾结马占胜,走后门给高加林找了个体面的工作。一个有志气、涉世未深的青年,就这样被他们玩弄于股掌。最后,高加林受到挫折,高明楼却啥事没有。
小说中写高加林进城拉粪,当他发现有个厕所居然上了一把锁,连粪都有人霸占时,他再也无法忍受了,他把铁扣环翘起来,最终因为“偷粪”和人打了起来。后来张克南的母亲对他的羞辱,再次引起了他的愤怒。
高加林的这两段经历,既反映了他的性格,也反映了城乡差距等一系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高加林的委屈、愤怒,从他被挤掉工作开始,慢慢累积,最终导致了他整个人的扭曲,进而改变了巧珍、亚萍、克南的人生轨迹。这些深层的问题,其实比表面的对错更重要。而能揭示出这些问题,说明作者对农村青年的处境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小说之外,路遥的做法,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高加林们”的关切。路遥的弟弟王天乐,在高中毕业后,去延安城揽工背石头。路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贵人的扶持。他特别关心弟弟的前途。小说里高加林无依无靠,只能回到农村。而他的弟弟,在他的帮助下,最终成为了一名记者。
四、结语
站在农村青年的立场上,去呈现出他们的经历,是基于对农村青年的理解和关切。而置身事外地评价对与错,期望看到小说人物的理性反省,则是基于另一种心理。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区别却很大。
一本小说中同时存在两种声音,其实是有利有弊的。就高加林这个人物来说,他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割裂。
他以事业为重,为了前途抛弃巧珍,和黄亚萍在一起。这种行为的背后,需要强大的理性去支撑。直白一点说,这样的人,他的感情上应该是有些淡漠的。但是小说最终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既负心又能反省自己负心的形象。他负心具备充分的理由,他的反省也显得那么诚恳,这就导致这个人物形象更复杂,更难以评价。
不管怎样,小说里的两种声音都是真实存在的,有理解、同情和爱莫能助,也有理性的批判,两种声音,让小说更完善,更深刻。有人在小说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有人听到了命运的警钟敲响的声音。这本20多年前的小说,以其真实与深刻,在今天仍然触动着读者们的心。
(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