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外班,我家遵循的原则首先是孩子感兴趣且擅长,观察孩子的状态,不功利,由于只有我和孩爸两人带娃,需要“少而精且近”。先说喜欢且擅长的:孩子喜欢运动和音乐,确定了这两个方向,在我们原则内无条件支持。于是就在小区、广场、旅游时尽量陪他运动。五岁时出海看见其他小朋友下海游泳,回来就要求报个游泳班,每次游泳都非常主动积极,现在蛙泳游得非常好。再说说半道搁置的:1、我们发现孩子乐感非常好,出于私心(我喜欢,爸爸希望他能“坐住”)报了家附近的钢琴班,刚开始进步很明显,但由于我和爸爸没有督促练习(我俩都不会),后来学的难了就感觉跟不上了,非常不愿意去,我们使出各种鼓励和诱惑,都不奏效,几乎上升为家庭主要矛盾,后来觉得这样不是办法,我和爸爸商量不行暂停吧,保留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也鼓励发展其他音乐方面的可能。2、报围棋的初衷,也是为了“坐住”,每次两个小时,上了两次课就不想上了,看他下完棋的状态确实不好,我们也没勉强,后来就在家自己下着玩,再后来学校的素拓课主动要求报的围棋班,现在也愿意跟着学,也挺开心,不期望什么结果,保留他的兴趣,静待花开。
关于家庭教育,我家也是在家玩得多那种,奶奶给打下的好基础,做饭、家务孩子参与度都很高,不怕脏、不怕捣乱,不怕“霍霍”。最近发现了一个小窍门:你和孩子讲道理不如和他一起“做游戏”,把你要达到的效果通过故事化、游戏化的形式,孩子就愿意配合了。
现在我们就一个运动课外班和一个在线英语课,孩子运动完开心,做其他事情效率也很高,我们也不是很辛苦,这个结果应该算是进入了良性循环。经过很多弯路总结发现,如果孩子内在是要求动的,就要先满足他动的需求,释放完他的能量,再谈动静结合,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上学后发现周围孩子都是各种课外班,也曾经焦虑过,不过现在也就放下了,还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仔细观察孩子的状态,教育最终是让他们成为自己而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