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舒明月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都是读出来的》,没毁三观,倒是唤醒了脑袋深处的一些东西。
这件事还要从好多天前说起,在Stacy的线下见面会上,Stacy让每个人写下自己的标签,写五个。当然我是按照脑袋里的第一印象写的,第一个说的我是一个文艺青年,第二个是我要成为有商业头脑的文艺青年,剩下的三个早就忘了。然后我就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了舒明月,看到了她的这本书。
在那次见面会上我还说了些东西,我说我现在非常喜欢看我以前写的东西,但是现在写不出来了。我是 怎么了?想想以前再是胡说也能说出写东西来,晚上看到冻窗还能写出来“折枝余味影斜阳,妖自年中故自长。长桥夜断窗棂碎,知是缘聚露相随。”但是现在呢?即使脸比在厕所红也写不出来了。
当我知道舒明月的好文笔都是读出来的时候,好像拿着个铜锣在我耳朵边上狠命地敲。这才是合格的文艺青年该干的事情,这才是不止伤春悲秋的我应该做的事情,接下来我该怎么做,我该去上海寻求最直接的帮助。
好的文笔写出来的作品像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像是自己精心养育的孩子,时间越久瞅着越顺眼。而对于自己的输入来说很容易走偏,读深入的作品有时候太痛苦了,每每读到动情处总是想自己往下接着写,然后发现作者完全没按照自己的想像走,这是对自己的纠结,更是对自己没办法往下写的一种愤怒。
这几年读的严肃文学越爱越少,在金钱填满眼睛的世界里活着,太容易走向所谓的干货文了,而且在这其中我还曾经陷得很深。都是自己选的当然要自己尝这苦果,只是现在想想是不是早点遇见舒明月就能早点得救了?
现在的及时行乐走得太远,回来的时候不容易收心,也很难忘记那些已经印在自己脑袋里的东西。二十多岁,还没体味疾苦,还没为谁痛苦过,是真的不再痛苦不再触碰内心还是在逃避?走出去这么久,很开心的是我还没变,还是那个可以因为动心的文字落泪的小家伙。岁数长了身材有些圆了,我还是我。
艺术能用金钱来衡量吗?可以的。但那总是在出发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因为那更贴近自己的灵魂。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真正产出的其实还是那些少数人,如果我也是其中一员,那么我的身心真的能够上天了。
还有什么比自己写文字让自己像养孩子,而且别人也瞅着自己孩子顺眼更让我激动的事情吗?目前没想到。我啊,总得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之后才会去想为什么我当初为什么出发,总要在和原本的自己做出足够多的对抗之后,才会想起来这其实是一个人的身体。真像这部让我硬着挺了好长时间的作品里最后写的那样,究竟要到哪一天,我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文艺青年好像总有那么几分的贬义,在这方面的话我还是很要脸的,这么说其实也暴露了我在很多地方不要脸了,也的确是这样。为什么会在别的地方不要脸?因为在那里我不在乎,就像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会为她打扮梳妆,我会为她注意自己的点滴,因为爱,因为害怕。
匆忙的路上总有那么几个人在等我,我是一直这么认为的,舒明月就是其中之一。看来在这方面不能和暗恋一样 ,喜欢就是喜欢爱就是爱,既然这辈子曾经怂过那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了。写到这是不是要换一个名字?不了,一开始想的是这个就是这个了。最后附上一个我相当喜欢的自己编的句子:
情人看夕阳,孤单身影,斜照才成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