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惊蛰,人生的两种大修行

惊蛰,人生的两种大修行

作者: 真源_LILI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0:42 被阅读0次

    惊蛰,古称“启蛰”,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冬天蛰伏入土的昆虫,在此时被雷声惊醒,纷纷爬出地面。

    而“惊蛰”这两个字,还包含更深层的涵义——当“蛰”则伏,当“惊”便起,学会顺时而动、应势而为。

    这是人生的两大修行,也是惊蛰节气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一、时机未到,学会“蛰伏”

    古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人不与大势抗争,把握住时机,顺势而为,才能迅速崛起。

    雷军说:风口上的时候,猪都能飞起来。

    如果不在风口上,那就要懂得蛰伏,默默修炼自己,等待变化。

    《周易》中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行动就是妄动。

    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

    君子要效法龙的精神,在时机不成熟时要在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

    如果只是消极地等时机,那么等时机来了,也没有腾飞的可能。

    张良曾经在秦末大乱前蛰伏的九年,修炼心性、积累学识。

    正是这些积累,才有了他后来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管子》说:时则动,不时则静。有静气,沉得住,能等待,才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二、时势一到,惊而“奋起”

    楚庄王曾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

    默默蛰伏,是为了有一天可以一飞冲天。

    在漫长的冬季里,万物都在黑暗中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惊蛰一到,蛇虫惊醒,草木发芽,积蓄一冬的力量,马上爆发出来。

    萧索的冬日,不出几日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菜根谭》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蛰伏是一个积蓄势能的过程,磨砺好心性,提高了能力,时机一到,必然高飞。

    汉代桓宽说: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如果现在一腔抱负却得不到施展,就尽管蛰伏,那正是为日后的腾跃做准备。

    人也一样,只有沉下心来,默默学习,才有机会厚积薄发。

    顺乎天时者昌,惊蛰时节万物惊动,各逞风流,而此时,一年的工作也刚刚开始,一切都是努力奋斗的起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惊蛰,人生的两种大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t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