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之前的《爱乐之城》爱到不行,还有机会去了石头和高司令尬舞的拍摄现场,到最近看了《马戏之王》,也是让我感动到流泪!这部的取材是真人真事,是休·杰克曼卸任金刚狼后主演的首部电影。之前只知道狼叔不知道居然休是演音乐剧出身的,怪不得在这部剧中毫无违和感!他在片中饰演“马戏团鼻祖”、传奇人物P.T.巴纳姆。
《马戏之王》永远做一个心怀乐趣的人故事背景是19世纪末的美国,讲述了巴纳姆依靠自己无穷想象力,与一群身怀绝技的“怪胎”们,一起开创世界上首个马戏团的故事。又是一个美国梦的典型。影片虽说讲述的是巴纳姆如何发家、创立马戏团,但故事内核本质上是一个下层阶级人士冲破阶级障碍,获得上流社会认可,认清自我的故事。
巴纳姆出生于裁缝家庭,小时候的他便喜欢上了主人家的小姐夏瑞蒂。长大后巴纳姆迎娶夏瑞蒂,但夏瑞蒂的父母并不认可出生卑微的巴纳姆。夏瑞蒂跟着巴纳姆在外生活,两个女儿直到小学都没见过外祖父母。从开始经营博物馆失败,到创立马戏团成功,巴纳姆在被批评为骗子的同时,名声也愈发强劲。
马戏团里有长满胡子的靓声胡子姐、爱尔兰巨人、将军侏儒,还有空中飞人黑人兄妹、毛人、纹身男等等。这些原本被人看不起的异人,于他们而言,马戏团就是他们的家。“与其被别人嘲笑,为什么不用别人的笑来赚钱呢?”
出于嫉妒和排异,当地人频频打压马戏团,视他们为眼中钉。但巴纳姆并没有放弃。(事实上影片略去了很多巴纳姆欺骗的一面,放大了他勇敢坚持的好的一面。)
通过出生于上层阶级的菲利普和女歌唱家珍妮的加盟,马戏团不仅被英女王邀请,还帮巴纳姆打开了一扇通往上流社会的门,让他获得了上流社会的认可。
在一次上层人士宴席中,巴纳姆与岳父母见面,那一刻被成功冲昏头脑的巴纳姆竟把岳父母轰走。不仅如此,内心渴望被上流社会认可的巴纳姆,不想让怪胎成员影响自己在上层阶级形象的他,还把马戏团的成员挡在了门外。
把全部身家用在开办珍妮巡回演唱上的巴纳姆,不听妻子劝,沉迷于名声中。随着珍妮的离开,演唱会告终,马戏团也被反对分子烧毁,妻子还带着女儿回娘家。巴纳姆真正一无所有。
幸得马戏团成员的鼓励,还有菲利普的资助,巴纳姆才重新振作起来。把妻子哄回家,在帐篷中重新创办马戏团,最后还把马戏团负责人之位交接给菲利普,真正把重心回归家庭。
影片的歌舞片段都非常精彩,而且好几个转场都设计得十分精妙,非常值得学习。比如影片开始时,少年巴纳姆脱下帽子,镜头一转,脱下帽子的巴纳姆已变成年;比如巴纳姆的女儿卡罗琳在家刚开始练习芭蕾,旋转着身体,转场即变成了卡罗琳在舞台上表演;再比如夏瑞特在家歌舞了一段想念巴纳姆,之后镜头上是夏瑞特和她映射在窗上的影子,场面一转便到了坐在车窗边的珍妮和她在车窗上的影子。。。
古灵精怪和奇思妙想贯穿了整部电影的巴纳姆。他可以用拙劣的模仿逗乐一本正经的少女,他可以去荒废的老房子开展冒险,他靠着不会减退的浪漫和热情宠溺查芮蒂,他幻想着在美国大陆飞起飞机,他送上来自数个世纪前的光影作为给女儿的生日礼物,他追逐那些常人避之不及的非常人,他在谩骂和诋毁中坚持着猎奇和喧嚣……
巴纳姆永远在追求这个世界上的未知与奇趣,对于那些没见过的奇人异事永远乐此不疲,然后用幻想和快乐装点他的浓浓爱意。
所以我才喜欢这部休·杰克曼在卖力微笑、歌唱、舞蹈、进取的《马戏之王》,尤其是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那个时段的巴纳姆从来不懂得疲倦,也不知气馁,始终在挖空心思去寻找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观”,并赋予他/她/它们“奇迹”的意义。
这样的精神,通过一首首好听、热闹的流行乐传递给了大家。它或许是很粗糙,华而不实,就像巴纳姆“哗众取宠”的马戏表演一样,可我们何尝不也是那些在浮夸表演中获得快乐的观众,哪怕事后回想起来的感觉会不太一样……但至少这一刻,我们的欢笑和满足是真实的。
希望你我能永远做一个有趣的人,最起码也要心怀乐趣,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