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的一本书,有着很奇特的一个的名字,叫《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作者依旧是S.A.阿列克谢耶维奇,《我还是想你,妈妈》是我接触的她的第一本书。这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白俄罗斯女作者具有个人魅力。在她的书里你几乎看不到她写下的文字,而几乎全部都是她以记者的身份针对某一事件而采访各种各样的人,再把他们的语录收集编写成书。
她是个作家,但说她是作家中的记者也不为过。她记录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等等这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在看完她的两本书之后,我发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她的书让读者看到的都是人们真正发自内心的的声音。
02
作为一个从小就地理不好的孩子,分不清东南西北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更别提知道白俄罗斯的一个小城市了。结合资料才知道切尔诺贝利位于白俄罗斯南部,20世纪80年代它作为白俄罗斯的一个重要核电厂,在1986年4月26号,凌晨1:23:58的时候被一连串爆炸震碎了存放燃料棒的四号反应炉。至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成为20世纪最严重的科学浩劫。
这场事故严重到什么地步呢?截至目前,5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住在受辐射污染地区,它们国家人口大面积减少,永久存在的低剂量辐射导致智力不足,神经性疾病和遗传突变,好不容易生下的一个孩子也有可能不是正常人……
那个时候的切尔诺贝利人,大部分都还不知道核辐射具体是个什么东西。他们的生活里就只有春季时的播种,夏季时的炎热,秋季时的农忙,冬季里的雪景。每户人家房子前几乎都有自己的一小片菜园,里面全是用承载着满满的期望。他们并不知道自家前的那条溪流再也不能让孩子去玩耍,不知道自己脚下得这片土地再也不能养育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家都有可能被埋没。直到后来核污染愈演愈烈,485座村庄和聚居地被疏散和荒弃,70座被永远埋入地下。所有人被迫离开故乡,告别这片孕育他们的土地。他们该去往何方?他们该做些什么?他们的未来是什么?一切都是未知数。
说到底,这还是一本关于战争的书,只不过是一场与科技的战争。人类本就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物,以至于一场核灾就有可能毁灭一整个民族,而这场核灾恰恰还是由人类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
03
从古至今,从地球上第一个人类出现到如今在地球上以占据将近70亿的人口数量,人类追寻科技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它带领着我们一步步进化,从原始人到文明人,一点点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一次次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大脑,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走出一条属于人类自己的道路。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也有弊。在切尔诺贝利,人们将快乐寄托于田地间,寄托于充实而又忙碌的生活中,可这种简简单单的情感却也能轻易地被打破。切尔诺贝利的人们,亲眼见证着科技一步步地将自己的家园摧毁,亲眼目睹着自己的老婆辛苦怀胎十月后生下的却是畸形的孩子,亲身经历着对身边的亲人或邻居莫名死去的伤痛之情。或许在他们的眼里,世人口口称赞的科技就是一名无形的杀手,它射杀了所有的动物,射杀了切尔诺贝利人自己的家园,射杀了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我们从小说到大的科技可以创造未来,可似乎那个时候的切尔诺贝利的人们便已见过了未来,见过了他人未知的事物。
或许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之后,这个位于白俄罗斯的小国家,才能真真正正地从这场20世纪最严重的科学浩劫中完全恢复过来。待到那个时候,或许这场事故会载入史册以警醒后人,亦或是已完全淡忘与人们的脑海之中。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明白,科技带给我们的,应该是真正的未来。
就像阿列克谢耶维奇自己说的:“在这本书里,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记录着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