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安全,其实总体上是正确的;可是,追求安全感,即安全的感觉,常常是错的。因为感觉通常是原始的、未经斟酌的、未经教育的,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核心本质就在于纠正我们原本并不正确的感觉,也在于科学地使用知识打造升级过后更为靠谱的感觉而后不断校正。
未来的最重要属性之一就是部分不可知。于是,当我们考虑未来的时候,事实上就不存在100%的正确,于是,不确定性,事实上就是在我们针对未来做出任何决策之时必须在最基础、最核心的层面上要考虑的因素。尽量去做胜算超过50%的事情,胜算当然越高越好,虽然无法完全达到100%。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说这句话的时候,通常是指坏事儿万一出现了就很可拍。这是对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最朴素的感知——虽然某个事件的概率小到万分之一的地步,但这并不意味着说,一定要做到第一万次才出现,事实上,可能第一百次就出现了;正如墨菲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所以,为了回避那个最大的风险,作为投资者,必须牢记且绝对不能触犯的铁律是:永远不要押上全部!
什么是全部?不同的人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在那些没有概率常识的人眼里,所谓的全部就是倾家荡产,毫无保留。因为在相应的回报率面前,他们认为这些都不足挂齿。即便在概率上,他们几乎没有胜算,但依然还会押上所有的筹码。更有甚者,会押上比全部资产还要多的东西,比如身体健康,甚者是生命。如果你足够理性,就会知道在何等概率下,押上多少已经是全部了。
假设某人在参与一个公平的抛硬币的赌博游戏(胜负概率恒定为50%),假设他总计有100元赌本;请问,此人合理的单次最大赌注是多少元?每次输赢的概率都是50%,而连续2次都输的概率是25%(0.5*0.5),连续3次都输的概率是12.5%;这里是特别容易混淆的地方,也是赌徒谬论的根源:每一次抛硬币都是独立事件,即这一次的结果并不受之前的结果的影响,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都是1/2。
有个著名的公式——凯利判据,对于赢了有收益,输了的话,下的注就一点都拿不回来的赌局,有个可以计算最优单次下注占比的公式:
f=[p(b+a)-a]/b,其中:
f是合理下注占比(相对于总赌本);
a是单次下注金额;
b是每次下注a之后若是赢了的话能拿回的净利;
p是赢的概率
于是,假定赌局的设定如下:
每次下注1元赌赢的净利为1元(a=1,b=1);
若是玩家有60%的胜算(p=60%);
那么,f=0.2=20%,即,若是你有总赌本100元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最优单次下注最高金额是20元。
如果你按照这种设定去推算,不难算出p=1。也就是说,当你有百分之百的获胜把握时,就应该孤注一掷的押上全部。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百分之百的获利机会,或者说即便有,也轮不到你,所以明智的人才从来不会押上全部。
在学习和工作上,是否应该押上全部呢?准确的说,在这两方面不应该考虑要不要押上全部,因为全情投入就应该是常态。就像我们刚才分析的凯利判据一样,当你确定某件事能百分之百给你回报时,就应该毫不犹疑地卯足了劲去做。而在学习和工作这两件事上,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就是:只要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在永远不要押上全部的基础上,或者反过来说,为了用不着押上全部,实际上要做的最重要的功课是:我如何尽量提高我的胜算?最简洁的答案是: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最实际的答案是:每周升级一个概念,就是比之前的我思考质量更高一点。
今日得到:
1,永远不要押上全部,除非有百分之百的胜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