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说的太多做的太少
很多思想来自父母老师(天天说 ——根深蒂固)
什么是对错(看待事情的立场和角度——一万个人有一万个观点和理由)(当你认为对,只是你们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角度相同 当你认为不对,只是你们看待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不同)
考高中——第一次面临淘汰制。考大学——第二次面临淘汰制。
考上大学就好了???
父母智慧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接纳心态 正向语言 尊重孩子 推动孩子)
小鱼文化(1.亲爱的 2.我看到 3.在我心里你是一个 样的人 4. 我感觉到 5.落款 爱你的 )
说不出来——做不到。说不清楚——做不好
什么是爱?
(慈悲——看见对方的痛苦,帮她拔出痛苦,并带给她快乐。)
什么是接纳?接纳什么?
(情绪、动机——这么做带给他的好处)
教育孩子好比爬山(爬山有两种爬法,一种是盯着山顶爬,另一种是一路看着风景一边爬。到达山顶后回过头来看的感受是不同的。)
共情(你的情绪是什么?情绪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
一个被动的执行者——打工的
一个主动的思考者——引领者(领袖)
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在每个人身上,只是你还没有发现
为什么接纳不了孩子的(要学会放下——放(得)下——拥有过,才能放得下——我们内在的匮乏(安全感 成就感 爱 被认可 被信任 )
安全感(是一种感觉,是对周围的环境的信任程度)——信任——自信——
缺乏安全感——不自信 唯唯诺诺 逃避 恐惧——控制!!!(控制另外一个人获得自信——孩子缺乏安全安控制大人——哭闹的时间的长度和安全感的强度有关——夫妻安感不够就会控制对方)——内在的丰盈——外在的优雅——最美的自己——自信
被控制的孩子(囚——困)
没有有问题的孩子,也没有问题的父母——如果有问题,那一定是相互间的互动出了问题。
知道是没有用的,只有相信并且做到才能得到
贴标签对孩子的危害(你认为他是什么样子的,说久了,他就坚信不疑地认为他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不行 我不能 我不值——这些观念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
要学会倾听(听——既要听声,更要听音)
如何启动孩子的思维、制定目标——语言魔方(不要说太多正确的废话)
改变的第一步是觉察
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他的事他自己说了算)(老天的事 孩子的事——学会放手 父母的事——学会尊重 需要父母支持的事 双方协商的事)
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打开孩子的心门(而不是硬灌)——和孩子站在同一个层面,而不是上来就讲道理
理智能不能控制情绪?(危险——启动本能——趋利避害)
你会认为一个几岁的孩子和你一个几十岁的人看问题的方法会一致吗?
当被否定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危险——本能的反应是逃避(对抗)——沟通无效
共情(建立信任 打开心门 )——当有一点被认可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安全——才会启动理性思考——沟通才会有效
启动梦想——清理情绪——教会技巧
鼓励性的语言——启动孩子的内在动力
高质量的陪伴——专注和走心(老是打游戏看动画片——缺乏高质量的陪伴)
建立规则(1.共情——2.转化成孩子的需求——3.规则让对方说出来——每个人只对自己制定的规则负责任,别人制定的我们都认为是约束——协商——4.规则制定清楚(注意细节)——5.平等 一视同仁——6.要有奖罚 奖罚适度——目的不是为了罚他,是为了让他学会承担责任——7.时常提醒他(注意提醒时的态度——没提醒就惩罚等同于耍流氓)—— 态度一定要温和——8.一定要兑现—— 一定要坚决——再次共情协商——只要有冲突就要启动共情)
做智慧型的父母
1.共情建立信任
2.目标导向
3.探索方案
4.选择
5.行动与承诺
语言的魔方(思考方向 时间方向 身份和角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