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作者: 石葵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12:09 被阅读0次

           昨天,我对《肖申克的救赎》进行了三刷,确实又多了份感悟。

           “希望是个好东西。”

           这部电影的男主人公Andy用整整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观点—“有些鸟儿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因为它们从未放弃希望——一个像毒品一样美好却又危险的东西——以至于监狱里很多其他人,面对这个烫手的烘山芋,即使再饥饿,再绝望,也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宁可把它扔进尘土,甚至去唾弃它。因为在他们眼里,看不到了,也就不饿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碰上了就再也戒不掉,即便是飞蛾扑火也会让人越陷越深的东西。

           这就是身陷囹圄的人眼中的希望,这就是被冰冷的冲天围墙扼杀在脚下的,希望。

           于是才会上演这样一幕幕的悲剧,像布鲁克一样好不容易从牢里释放出来,却在重获自由后的没几天上吊自杀了;像瑞德一样如果不被批准,连一滴尿都挤不出来。看着是多么的可笑,可这就是血淋林的事实。

           “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内心。”

           瑞德还在监狱里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做体制化。”残暴的狱警、伪善贪婪的典狱长、暗无天日的牢笼以及冰冷的枪支铁棒,以至于当你被锁入伸手不见五指的牢房起的第一夜,你便有幸地品尝到了无助、恐惧、乃至绝望的完整过程,若没有希望的支撑,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刻,牢房里便仅剩下一具被灵魂抛弃了的麻木躯壳。这恰好印证了典狱长的那句话‘把思想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

           所有的一切都好像在体制化的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个牢犯都能成功地在监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又要拿布鲁克来做举例了,他作为监狱里唯一一位图书管理员兼犯人,监狱所带给他的是流水线般的生活和一份看似不错的稳定工作,在这个逃生无门的地方,他最终还是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于是当他被得知释放的那一刻,他把刀理所当然地架在了别人的脖子上,他渴望的并不是犯罪,而是这种归宿的感觉。因为监狱外,将是一段一无是处的崭新人生。

           布鲁克就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绑匪挟持人质事件中,不乏这种情况出现:人质在与绑匪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对绑匪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会帮助绑匪共同敌对解救人质的警察。即使解救成功后,人质会拒绝出庭作证,甚至会提供错误的证词,想办法救绑匪。人质的这种行为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叫人质情节。

           如果说方方正正的铁墙、无法逾越的体制是绑匪的话,那么这群被捆绑的肉体和麻木的灵魂就是所谓的人质,他们丧失希望,摒弃自由,在脆弱与恐惧崩解的那一刹那,他们已然把生命托付给了这个时刻威胁着自己的囹圄。渐渐地,每一口饭、每一滴水,甚至每一口呼吸都理所当然地成了恩赐,这就是体制所给予他们的宽忍与慈悲,这就是典狱长口中《圣经》的“求生之道”。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各种各样无形的体制化包围,它使我们安于现状,它让我们固步自封,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恐惧与无助之后的“安定自若”(破罐子破摔)。

            确实,希望是一个好东西,这或许是能够真正打破体制化的开山斧,也或许才是世间万物的求生法则。

           电影里还有一句话说得很好: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ci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