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实践论》有感

读《实践论》有感

作者: 晨曦边 | 来源:发表于2020-07-12 20:54 被阅读0次

最近读到毛选的《实践论》部分,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于实践有了更深的感悟。故作此文。

一、实践的必要性

人的一生,不仅生理会随年龄成长而成长,在心理上也是亦是如此,这个心理,可以理解为对于世界的认识,心理越成熟,对世界的认识越深刻。而把这个对象从个人转向人类的发展史时,会发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社会的变革都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这种认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得到。通过实践,才能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人与事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一切的认识,离开实践是不能得到的。

二、感性的认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它当成结论

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对西方大为吹捧的文章,这些文章从生活条件、社会福利、自然环境、人文教养等方面去论证西方社会的优越性,导致了一批国人对西方盲目憧憬。其实仔细想想,这些西方国家所谓的优越性是建立在雄厚的资本以及依靠领先的资本和技术,从发展中国家剥削得来的,它就是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但发展中国家有远超发达国家的人口,如果这些人口得到良好的教育并投入工作,那不出几十年,只要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和技术上面会完成追赶,发达国家赖以生存的方式将受到挑战,所有的福利都将破灭。

憧憬西方生活错了吗?没有错,他们也是从实践得到认识:西方比中国优越。但问题出在他们的认识是肤浅片面、是感性的,他们没有继续实践去分析其本质,而将感性的认识当成结论。

实践得到的认识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感性阶段,是人们对于在实践某个事物是对其有表面认识、片面认识。第二阶段为理性阶段,是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达到理性的认识。

这两个阶段是先后顺序,它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各个方面的过程。理性认识必须依赖感性认识,同时认识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它必须深化到理性阶段才能去解释世界。

因此,在得到某些认识时,不妨再投入分析其是处于哪个阶段获取,若是感性的认识,是不是要再去继续实践呢?

3、感性到理性和理性认识的标准

以上介绍实践获得认识的两个阶段,有两个要重点说明的点,第一个,就是感性认识如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很容易观察事物的表面并从中得到结论,例如看到阴天就感觉要下雨,看到晴天就感觉不会下雨,这种观察事物表面的方法属于陷入“经验主义”的错误,它得到的结论仅仅是反映其表面的东西,完全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要完全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将感性获取的内容加以去粗取粗、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改造。

第二个是如何判断理性认识。只有认识应用于实践中,并达到了所预想的结果时,才能说认识被证实了。因为此时的认识一定是合乎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的,而不符合的话,在实践中一定是会失败的。但这并不是说失败的实践是没有用的,失败的实践能得到教训,会让人们改正认识使之符合外界的规律性,再重新实践就能转败为胜。

四、认识应用于实践

以上的措辞是“实践得到认识的过程”,但实际上,从实践获得的认识只能用于解释世界,若要应用于改造世界,还需要将认识应用于实践。认识始于实践,经过实践获得新的认识,再应用于实践。如果无法将认识应用于实践,只能说明这些认识是片面感性或者认识的层次低于实践。

社会上一直都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这些拥趸者高举着“买菜不需要三角函数”、“那个大老板小学没毕业,大学生都在给他打工”等极为可笑的说法。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通过“学习”这种实践方式来获得认识,等到毕业后将这些认识应用于工作,一些认识看似用不着,其实都是其他认识基础,只有获取基础的认识,才能得到更高级的认识。对于没读书的大老板而言,可能是囿于时代的限制无法完成学业,但能将企业做大,就说明这些人有超强的实践和将实践获得的认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五、认识运动要随事物内部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而发展

慢一步是庸人,早一步是先驱,早两步是先烈。这句话揭示认识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认识必须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改正,使之适应事物的规律性。人的认识会受限于社会条件而导致认识落后于实际,在新时代的浪潮下依然拥抱着旧思想,这种顽固派常见于一些拒绝学习的人,是社会发展的阻碍,例如某些小区的老人害怕辐射,使尽各种手段破坏信号塔和基站。但认识超脱于时代也是一件坏事,思想超过客观发展阶段,把幻想当成真理,最典型的例子是“乌托邦社会”,这是人类追求目标,财产共有、人民平等、没有私有制,但这超出目前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短期内并不能作为一个行动目标。

相关文章

  • 读《实践论》有感

    最近读到毛选的《实践论》部分,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于实践有了更深的感悟。故作此文。 一、实践的必要性 人的一生,不仅...

  • 读《实践论》有感

    最近看了伟人的实践论,特别有感触,第一觉得伟人是个特别博学有才华的人,敬仰佩服,第二觉得我们要有会讲故事的能力,或...

  • 2022-07-10

    读《实践论》有感,这篇理论型文章在日常生活中能解决凭感觉、经验做事的陷阱 我们要去完成一件事情,离不开认知的指导,...

  • 读《实践论》

    《实践论》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那年他四十四岁不到。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读《实践论》和《矛盾论》有感

    学生成长中的十大矛盾。

  • 吴涛读《实践论》

    不同的社会成员,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的物质生活问题。 马克思之前的唯物论...

  • 读《实践论》有感-2 2022-02-15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认识是逐渐深化的!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

  • 读《实践论》有感-1 2022-02-15

    “不了解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性,看不到革命的全局,虽然也辛苦——但却是盲目地工作” 道理都是想通的! 再看这一句,让我...

  • 读毛泽东《矛盾论》所感

    最近在网上找了一些推荐读什么书,很多人都写读《毛选》。 而《毛选》里面最核心的两篇文章《矛盾论》和《实践论》。 两...

  • 读《活法》有感——第二章 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读《活法》有感--序 读《活法》有感--第一章 实现理想 读《活法》有感——第三章 磨练灵魂,提升心志 读《活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实践论》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hn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