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知青岁月

我的知青岁月

作者: 696b477cccd9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19:16 被阅读0次

    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全国1600万“知青”中的一员,每每想起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总是有一种难以抑制向外顷诉的冲动。

    我们是七二届高中生1973年5月份下放,我因为去临沂找父亲的老战友想当兵没有和同学们一起下放,但名字已经随知青小组到了农村我也常去队里,第二年九月户口正式转到农村。

    (一)一个美丽的山村

    我们当年下放的地点:大冶县矿山区矿山公社一大队,一个叫石堰柯的湾子(现在属于陈贵镇)。湾子背靠一个叫蜡烛山的小山,村前是一条大港水从南边不远的天台山流出,一座石头垒砌的古老堰坝横亘在港上,枯水季节拦截山水供人们洗用。每年夏季洪水漫堰而过,下游许许多多的鱼儿逆水而上来到坝底,一条条跃出水面企图翻越堰坝,于是乎村里的年轻人都拥挤在堰坝的两边那着网子筲箕等捞具在空中把鱼接住。堰坝下游不到十米是一座水泥桥供人们出行,桥边有一棵几百年的大樟树,过了桥是一个叫官厅的小湾子也属于石堰柯,全村人都姓柯,现在想起来村名很可能与堰坝有关吧。

    石堰柯百十来户人家分为三个生产队我们是一小队那时是插队落户,刚去那会是借宿在老乡家里吃派饭,第二年队里用安置房把村北头的一个猪圈改造成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就是我们的新家了,房屋是土坯墙黑瓦仅堂屋有两扇农用薄膜封着的窗户。大门进去是客厅(堂屋),可能是原来喂猪的地所以是水泥地坪,这在当年所有农村房屋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靠大门的左边摆放一张八仙桌和八个凳,绕过八仙桌是我们四个男生的卧室,进客厅后正对大门的左手边是灶房没有门,右手边则是三名女生的卧室,房屋后面是一茅房和猪圈,要出大门绕过去。

    我们知青组七名同学俨然如一户人家。三个女同学每天轮流一人在家做饭,其余六人出工,粮食统一领取年底工分统一结算。我第二年下去时文建九个半工分、亢维和庞军八个、我和三个女同学七个半(妇联工分),因为大队在蜡烛山有一小铁矿,全公社我们大队工分值最高,一个工一元钱。

    (二)柯瑾的传说

    要说起来大冶的确人杰地灵,古往今来物产丰富人才辈出,这方面许许多多的故事常被大冶人津津乐道挂在嘴边。刚下去时听队里的柯有生(一位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回乡青年)讲过一个故事,大概是说有一个大冶学子在京城应试时考官不知大冶是何地,于是这位学子在庙堂之前洋洋洒洒地说:“罕(我)大冶有一仙二贤三阁老,三青四台五福地,还有金银铜铁锡..........”其中四台之一的天台山在村北不到十里之地抬头可见,而三阁老之一的柯瑾就是石堰柯人。可以这么说吧:近二百年来柯瑾一直是石堰柯人乃至这个地区方圆几十里人们的骄傲,祖祖辈辈津津乐道着许多他小时候的故事。

    一天父亲把他驮在肩上去看庙会,有人见状说“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柯瑾脱口而答。还有人见他长得瘦小是个顽童便取笑:“歪桃树翘桃丫,何日结果”,小柯瑾答曰:“横竹根竖竹笋,即日成林”。国人自古以来都爱对对子,一个插秧的季节大人拿着秧把说上联“稻草扎秧,父捆子”,柯瑾对下联“竹篮装笋母抱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知青岁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hs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