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出试卷
寒假期间,受故人委托,要我出两套三年级下册的期末复习卷。试卷会交给出版社,要公开发行。编辑说,不限制题型,没有样卷。题目要尽量有创意,有新意。
我想,语文试卷无非就是字词句篇章。不管什么样的题型,什么样的题目,都摆脱不了它的内核实质。
我开始拿出自己手头的几套期末卷来研究,然后草拟了几种题型,就开始动手出起题目来。
第一题拼音题。我先把三年级下册的词语表都看了一遍。根据第一题的分值(8分),标出了几个容易出错的词语。一套试卷直接用看拼音写词语的老题型。另一套试卷我编写了几个句子,把词语放进句子中来考核。其实这样子更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当然还有一种纯粹考察读音的题型。那就是多音字辨析。把多音字放到一个句子中,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读音。
第二题词语题。
第1个题型是老套的辨字组词。第2个题型是补充完整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子。当然了,也可以把近义的词语放到句子中,让学生来选择。第3种题型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释义。第三种题型比较难。第一遍交稿后,编辑说我出的那个字超纲了。我就换了另外一个字——异。
第三题古诗填空题。
我采用的是半命题的方式。根据情境让学生来回答题目。比如这道题,我认为出的是最好的:春天自古以来就是诗人讴歌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又学到了描写春天美景的古诗,“——”。这个题目有两个答案,分别是——,都可以供学生选择。
这样出题避免了直接出诗句填空题的枯燥。当然了,并不是每道题都适合出情境题的。而原创的情境题目就更是难上加难,需要动一番脑筋。
除了考察古诗题,还有格言警句题。还可以考察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这类题目出的简单。此处不讲。
第四,句型转换题。
我翻遍了三下的教材,结合三下园地中的要求,我出了如下题型:拟人句,转述句,关联词仿写,修改病句。仿写句型考察的内容包括用动词描写,用上有的……有的……排比句描写,围绕中心意思写。以上几道题把三下的所有关于句型学习的要求全部都包括进去了。
第五,写应用文。寻物启事和写通知,刚好每套试卷写一个。
第六,阅读题。
(一)课内阅读,我选的是《肥皂泡》和《我们奇妙的世界》。编辑老师说不要出肥皂泡,美丽的西沙群岛,荷花等课文。或许是他认为这样的老课文题目太多,容易撞车。可我认为《肥皂泡》是一篇新课文。最后保留了《肥皂泡》。
课内阅读我考察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展开想象写作,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回答问题等题目。
(二)课外阅读
这道题我出的还是蛮得意的。我先在网上搜了一下课外阅读题,最终找到《我爱野菊花》这篇阅读题短文。一读到这个短文,我就特别喜欢。不过我把网上这个短文后面的题目,全部都改了。换成了自己的题目。给课文想一个标题,句型转换,想想场景写段落,由菊花你会想到哪些人?这样的题目虽简单但有效,真正的能考察学生的课内阅读和课外延伸。这篇课文有点像《落花生》。
另一篇课外阅读,我选的是今年寒假班级的共读书目《月轮熊》,我可以这么说,这道题从选文到题目设计都完全是我的原创。我从《月轮熊》中选出一个片段作为课外阅读题。出完题交稿后编辑说要针对短文的内容出题,我又修改换掉了几个题目。(定稿时,这道题还是被换掉了。)
作文题,略。
如今试卷已经出完、交稿并且发行了。中间经过几次修改和磨合。因为怕题目重合,有过犹豫;想不出好的题目,有过无助。总的来说,这次出题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创新的地方比较少。未来的几年里,我会多收集一些材料,能够让试题多联系我们身边的生活,最好是能联系学生身边的人、景和事,让学生更感兴趣。
课外阅读方面,除了选一些优秀的选文之外,最好能选择自己写出的作品。


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