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沉寂10年后,刀郎归来。
他身材走形,已不再是少年青葱的模样。
但是,一开嗓,依旧是让人心动的低沉沧桑。
余音绕梁。
经历过岁月的打磨,刀郎有些圆润了,但在骨子里,他依旧是一个侠客。
这样的刀郎,出手就是王炸。
新专辑《山歌寥哉》,11首歌,11个曲子。
野心不可谓不大。
其中一首《罗刹海市》,二人转的小调,深有意味的歌词。
一上线就引起热议。
“马户”“又鸟”成了很有指代性的名词。
刀郎在和朋友们的聚会上,提到了准备开演唱会,全国巡演。
不为赚钱,就是图个开心。
结果,后来经纪人发声明:今年没有演唱会计划,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不过,向来低调的刀郎注册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
一个作品未发,粉丝暴涨。
随后,刀郎就在短视频平台上,给大家演唱自己的作品。
他唱《花妖》,唱《翩翩》,唯独避开了让他大火的《罗刹海市》。
有人说,刀郎很仗义,如果演唱《罗刹海市》,还能再掀起一波热度。
但他没有。
大丈夫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
或许是因为刀郎本性低调,他不愿意太过招摇。
也或许,这只是出于他心底的善意,他从没想过用音乐来“复仇”。
即使如此,还是有人对刀郎这一次复出,做了一些揣测。
有人留言说:刀郎真是好手段,可见他背后的智囊团真是给力。
第一步:读一本《聊斋志异》,把其中的故事改编。
人间苦乐,妍媸毕现。
最好引导歌迷们联想到刀郎曾经的经历。
于是,《罗刹海市》火了。
第二步:在漫天争议中,刀郎置身事外,不露面,不评论,不回复。
这何尝不是为了用神秘来持续保持热度?
第三步:趁着热度,刀郎宣布入驻短视频平台。
就是不发作品,静待粉丝疯涨。
第四步:到粉丝涨到500万,发布第一个作品,再次引燃粉丝热情。
但是不回应《罗刹海市》,只是为粉丝献歌一曲。
这样,岂不是会赢得更多支持?第五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场就是演唱歌曲。
不久,刀郎的粉丝破千万。
这样的说法,看似条分缕析,其实没有根据。
如果改编《聊斋志异》就能爆火,为何其他人不去改编?
在新专辑《山歌寥哉》中,很能看出刀郎的用心。
我们只看到他推出了11首歌,其实在这些作品背后,是漫长时间的积累。
刀郎归隐的这些年,很多歌手忙于参加综艺捞金,自认是“音乐导师”,但在这些年并没有新的作品让人惊艳。
而刀郎,这些年默默无闻,却创作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新专辑。
按照上面的说法,如果刀郎这一次是被策划出的爆火,那20年前是为何呢?
当年,刀郎凭借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大江南北。
如果自己没有底蕴,单纯依靠外在的策划,这样的成功,不会长久。
天助自助者,人必自重而后他人重。
相信刀郎的成功背后,更多的是他辛勤的汗水。
即使如此,还是有粉丝提到:
现在的刀郎,依然被背后的力量打压着!
这一次不是因为那英,那刀郎到底得罪了谁?
有粉丝说,刀郎注册了短视频平台账号,但是,很多粉丝根本关注不了。
或者,即使点了关注,随后又会被后台自动取消。
关注了又被取消,要关注很多遍才能成功。
有人说,这是因为有人不愿意看到刀郎粉丝涨的这么快,所以才这样操作。
联想到刀郎作品如此爆火,为何没有其他歌手出面跟他互动?
对于刀郎的这次爆火,除了粉丝们非常高兴,音乐圈似乎并没有太大动静。
这是为什么呢?
再联想到刀郎之前表示准备筹划演唱会,结果演唱会不办了。
这些事情背后,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刀郎还在被打压”。
其实,作为粉丝,这些事情我们不必挂心。
刀郎的音乐好听,我们继续努力支持他。
至于其他的,不必担心。
就像刀郎做的,无论大家怎么热议,褒贬毁誉,他只是投身于自己热爱的音乐之中。
不要被外界牵绊,做好你的事。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或许,这才是刀郎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