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作者: 武夷山东东西西陈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05:59 被阅读0次

不定期我会为所有的员工做内训,内训的内容大部分是讲认知层面上的,目的是为了统一价值观。

只有统一思想和价值观,一个团队才有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有执行力,有了执行力才有战斗力。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2018年底最后一次内训我让所有人填写了2019年的目标。

因为有了目标,工作的能力效率才会提升。或者换句话说,目标达成,收入也会提高!

目标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一个结果,所以:

目标=结果。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好的结果,而结果离不开三个范畴,比如:

财富,健康,家庭;

几乎所有人的愿望与结果都是跟这三点有关。

既然我们有目标,我们有想要我们的结果。那我们就要考虑,如何能得到这个结果呢?

目标设定了以后,每天什么都不做,目标和结果就会到我们面前吗?

答案当然是不行!

所以这里就体现出一个重要的概念: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我们在求神拜佛的时候,都在追求一件事,就是在跟菩萨保佑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发财,平安,健康等等……

但是真正的菩萨,他想的是什么呢?他想的是因,因为没有因就没有果。

这里的菩萨不是指寺庙里的菩萨,而是指修行的人,菩萨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成为佛。

佛陀教义就是通过佛陀的指导,按照佛陀的行为准则去生活与修行,然后变成跟佛陀一样的人,每个人都能成为佛。

今天我们不是讲佛学,也不是讲佛教。而是想当你有了目标与梦想的时候,如何去完成梦想与目标,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比如,有人想开画展。

画展是一个果,那么画展这个果的因又是什么?

因,你必须有足够多的作品,如果没有的话,你要考虑如何完成一个画展所需要的作品。

画展的主题是什么?

画展时间节点是什么?

要完成多少作品?

画展的场地在哪里?

这才是做一个画展的因!

这样讲因果起来有点绕,我们也可以用另外一个话语来解释。

重复现在的行为,只会获得现在的结果。

你今天所形成的结果,就是你之前的行为所造成的。

如果你想要未来的结果,就要从当下开始改变。

因就是未来的果,现在果就是过去的因!

当然因果论,它只是工作的一个维度,还有更多的维度去解释不同的工作场景。

但是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来说,因果论是一个比较好理解的方法论,而且确确实实能让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

你每天都想着结果,最后的结果是没有好的结果。就像你每天都想赚钱,结果发现并不能赚到钱一样。

我们要去思考:

达成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达成结果的步骤是什么?

达成结果的执行怎么做?

这才是得到结果,完成目标的根本。

相关文章

  • 20107图

    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有智慧的人,害怕原因;大部分人,即众生,害怕结果。 很多人都喜欢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与运气不好,殊不知结果是原因导致的...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每个企业都如何一个人,价值观,使命,愿景就如同神经中枢,四肢再强壮,头脑再发达,如果抛弃了内心,脱离了那根神经,便...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本周的疫苗事件迅速击穿国人信任底线,从兽爷的文章《疫苗之殇》开始不断发酵,直到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发声要一查到底,绝不...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前二天听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老师在混沌大学讲课时提到“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说他当时听到这句话时很震撼,后来在创业时...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自由的呼吸,自由的思想,自由的表达。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这周入手一本科普类书籍《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这本书主要讲:脂肪、糖跟代谢病的关系。书中,科学家通过“糖鼠”和“肥鼠...

  •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要能分清楚事物的因果,不要因果倒置。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挺好听的,不过没听过也没关系。我截取了其中的一段歌词在下面: 像我这样...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这一句话说明菩萨与凡夫的心智模式,(思维模式)的不同。反过来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生命形式。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ny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