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时接到娟的电话,向我抱怨回到老家后所面对的舆论困境。
也许小城市里,大家所生存的空间紧密相连,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
“我才97年啊,可是我家里人每天都在催我找对象、结婚,我说想考研家里人都说年纪大了读完研究生更难结婚了”
“我真的好烦啊,上个班而已,为什么同事没说几句就会问住哪个小区,家里开什么车这种隐私问题”
“真的无法想象好吧,我就去剪个头发,理发师恨不得把我所有的隐私都掏出来”
为什么不能拒绝被评价?不能在被冒犯的时候主动划清界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慢慢发现,他人的评论,在自我利益面前脆弱的不堪一击。
记得大学期间,宿舍室友喜欢看小说,我天天去图书馆时,也被嘲笑过:在宿舍不也能看小说吗,去图书馆干嘛?
工作后上班已经很辛苦,但是为了避免过劳肥,我还是坚持每天晚饭后跳10分钟操。闲聊时和同事分享,被否定:才10min,有什么用呢,还不如舒舒服服躺着。
实现目标总是艰难的,自我本就觉得坚持很费力,还有人时常在耳边劝你放弃。坚持毫无作用,不如和我一起舒服躺平。
考研是很难,可是匆忙走进婚姻,日子过得不好,别人能为此负责吗?
学习很痛苦,也许躺在宿舍舒服看小说的室友家里早已安排好工作,没有背景也敢和别人一起躺平?
人生逆旅,不进则退。他人的评价适用于他人的世界,不要轻易陷入他人的评价体系,更不要为了符合他人的评价标准,轻易动摇自我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