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的周末,跳完一曲健身操,突感一股熟悉的热流,姨妈如期而至。洗个澡,坐在阳台,摸摸还未褪去的胀痛,开始码字。
周四和周五连请两天假,公司的巨变,令人黯然,而连投了十几份简历后,对未来职业的焦虑感接踵而至。昨天去了某位同事的公司,似乎这是一个机会,但显然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经验去做他们的PM。而求职的高峰期已过,我个人BD的职业发展高峰期也似乎早已错过。如男票所分析的,还是好好谈谈这个机会。
回想在JS的这两年,市场/公关/商务,多少都经历过。到底有怎样的收获呢?
一个产品从产出到上市,到底需要多少步骤?如何去推广?有多少途径?哪种途径的效果又怎样?针对智能硬件,简单总结下,再分析下这些经历的利弊喝改进措施。
一。测试阶段:内测/公测
1。组织或联合其他合作对象,组织极客用户对产品进行集中测试,收集建议,改进。
2。圈定种子用户:内测/公测/众筹
3。发布会宣传
4。建立媒体关系,媒体测评
5。众筹
问题及部分建议:
1。测试部分:
a.极客圈用户重合度较高,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智能硬件,活跃的就那么一些人;
b.极客用户与目标用户的重合度不够高,使用习惯未必能够代表普通用户;
c.极客用户的来源:其他智能硬件测试用户/众筹用户,
如a,其他硬件测试用户一般耽于新品测试,精力有限,且多为无付费习惯用户;
众筹用户是比较合适的测试对象,因为其已是付费用户,代表着普通用户的消费及使用习惯,但付费用户一旦尝到免费的甜头,便容易滋生不满,此部分用户的组织与运营需要技巧,在选择/测试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
d.测试人群比例:
测试人员的选择只局限于极客用户或众筹用户,或者某一类目标用户,这是不妥的;
目标用户如果是多类,应该按照预估或调查数据进行比例搭配;
或针对不同功能对应的不同目标用户,根据产品功能选择对应的目标测试用户。
e.测试用户/种子用户的持续运营:新的产品/新的功能/新的活动主题等
2。公关部分
a.发布会/媒体公关宣传节奏点把握:与正式上市的时间不应间隔过长,这是基本常识。重要的是,如果产品还未量产,需要在保证供应链的情况下,制作靠谱的公关计划;
b.媒体关系安排:针对产品邀请相应媒体及编辑,基本常识,懂媒体届规矩;
c.众筹的时候,根据阶段制定持续的公关计划。
PS.如果供应链不给力,早点准备跳票的措辞:诚恳些,说明缘由。(说服你的用户)
二。正式上市
1。线上/线下渠道的拓展
三。上市之后持续推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