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是关于我们如何对彼此思考、彼此影响和相互联系的科学的研究。最近一个月几篇笔记提到的行为与态度,同伴影响、说服、从众与群体影响,都属于研究彼此的影响。今天进入第三编,关于社会关系的研究,它研究了人际关系的丑陋方面:偏见、攻击行为,和善良方面:吸引与亲密、利他,最后在冲突与和解中,对发展出的冲突进行和平解决。
进入社会关系,本书首先研究的是偏见。作者给偏见的本质定义是: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态度,按态度的ABC理论,它包含了情感(Affect)、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认知信念(cognition)。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志,源自刻板印象的负性信念。我们最熟知的偏见是性别和种族偏见。
偏见的根源有哪些呢?作者给了三种根源
1. 社会根源: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的社会化
2. 动机根源:替罪羊理论和社会同一性理论
3. 认知根源:类别化和归因
任何根源都分内因和外因,我觉得社会根源是环境和情境的外因,动机和认知则是偏见产生的内因。
替罪羊理论,来自于痛苦和挫折引起的敌意,转移敌对方向的“替代性攻击”。
认知根源里的归因论,其核心错误基础是:人类倾向于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内在倾向,忽略了重要的情境力量。比如,人们的会假设是,这是个公平的世界,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就会产生认知偏见,把好运和美德、厄运和不道德联系起来。
社会同一性理论(social identity) 是我阅读本节最大的收获,下面单独笔记以方便区分
人是群居动物,在自我概念里,除了包含个人同一性,即对自己的特性和态度的感受,还包含了社会同一性,即对自己某项群体特征的感受。(这里译者把social identiy翻译为同一性,我觉得不如叫社会识别特征更准确)
根据社会同一性,我可以把自己看作一位男性、一名中国人、一名工程师、一名参加了i读书的成员等等,肩负如此多的社会身份,如同玩纸牌,在最恰当的时候打出各张牌。
社会同一性的建立,通常会有下面三个步骤,归类 -> 认同 -> 比较。即,我们先找到特定群体,将自己于该群体联系起来;然后形成内群体,以此获得认同和自尊;最后将内群体于其他外群体进行比较,更加偏爱自己的群体。
在第一编“个人同一性理论”下,人们会有自我服务的偏见;在“社会同一性理论下”,也会产生内群体偏见,倾向于积极评价自己的群体。比如问我女儿“你们小组和其他组做的东西比起来哪个更好?”,她会回答,自己小组更好些;即使别的小组得了更好名次,她也会觉得没得好名次是因为运气差,或者个别小问题影响了最后成绩。
内群体偏见,可以促使人们寻求积极自我概念。当我们的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而言规模较小、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时,我们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见。想到大学里的老乡会,越是小群体,被大群体包围时,我们越意识到群体成员的特征。
当面对我们自己的群体时,我们更容易看到多样性;而对外群体,则往往夸大其相似性,出现同质性偏见。
相对于社会心理学家解释偏见的根源来看,如何减少偏见其实在本章中几乎没有提及,可见没有简单的纠正方法。
“人们常常相信一些刻板印象,然而一旦接触到生动的事例和人物,人们又会无视这些刻板印象”
引用作者上面一句话作为结尾,大家无需担心有偏见,作为施动方,相信你接触到的生动事例就好了;而作为被动方,相信你本身就是反偏见的生动事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