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怀旧笔记
怀旧随笔七-乱世中的哈桑

怀旧随笔七-乱世中的哈桑

作者: 无用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5-15 15:25 被阅读0次

2001年刚创业的时候,在满世界找产品,接触了许多国家形形色色的商人,有非洲的、欧洲的、美国的、印度的,还有各种东南亚和日本韩国的。他们大多特征鲜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几个有代表性的记录一下。

一:十八岁的生意人

克罗地亚的丹米哈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当然我事先并不知道他这么年轻。他和叔叔一起做生意,在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有木材的货源。丹应该是东欧很多年轻人的缩影,善良但是慵懒。每做成一单生意,丹就开始带着女朋友去度假,和朋友们酗酒,直到花光最后一分钱。在克罗地亚的时候,丹告诉我接下来几天会很忙,让我做好准备。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一到早就起来了,做好了没时间吃午饭晚饭奋战一天的准备。大概九点半,丹米哈来了,带着我找了个咖啡屋喝咖啡,然后十点多才去客户的公司谈生意。也就谈了一小时左右吧,丹又带着我找餐馆吃午饭,吃完午饭居然送我回酒店睡午觉。我的天,我想也许下午会很忙吧,但依然是两次咖啡屋加上一小时左右的商务谈判。晚饭差不多花了三个小时,然后又带我去酒吧喝酒。我说这就是你们东欧人忙碌的一天吗?丹米哈说是的,我们克罗地亚人喜欢酒和女人,工作差不多就够了。呵,我的天,难怪东欧除了俄罗斯以外,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还没怎么打仗就投降了,慵懒的国民性决定了一切。我在德国有一个客户做同样的生意,因为太敬业了,导致太太和他离婚。我在德国和他见面的时候,他七岁的女儿就在车里跟着我们一起跑客户,因为学校放假了没地方去。德国人的那种敬业有些像亚洲人,我想这也是德国始终是世界强国的原因之一吧。

和丹做成了第一笔生意,也是唯一的一笔,然后就没再联系。差不多十年之后,突然又收到了丹米哈的一封邮件。他说自己真的没钱了,问我能不能再和他做一单生意,呵呵。其实我有时候挺想念丹米哈的,他的那种骨子里的慵懒和善良,对我的人生观还是有影响。中国人总是忙忙碌碌,难得静下心来坦然的享受生活。我还是从丹的身上学到了一些东西,一些儒家思想之外的东西。话说,今天的丹米哈,也应该是一个四十多的中年人了,不知道是不是依然过着慵懒又浪漫的生活。

二:守规则的美国人和浪漫的巴西人

我遇到的美国客户,基本都很守规则。约好的时间从来不迟到,谈好的价格也不会轻易改变。但整个美洲大陆,只要出了美国,不管是北美还是南美,都是那种浪漫型的客户为主。说他们浪漫,是因为这伙人从来不会恪守约定俗成的商业规则,总是想着赶紧赚点快钱,尤其是巴西人。我想不起这些客户的名字了,因为最终没能和他们做成任何生意。

三:奋进的韩国人

我其实很喜欢日韩的客户,他们总是很敬业,也很勤奋,比如我遇到的韩国老张。老张大概五十几岁,倒也算是当打之年。老张来中国找我,希望一起合作,于是我带着他走访客户。每次见面,老张都是提前到达,与客户谈话的时候不停地记着笔记。晚上回到酒店,老张会主动找我开会,把白天的谈判情况再深入的沟通一下,核算能接受的价格和可行性。即使这样,老张还是不止一次的告诉我说:“你要觉得我不够勤奋,就请告诉我,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我还是蛮欣赏日韩男人身上的这种干劲的,中国人虽然不会把这样的话挂在嘴上,但整个东亚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勤奋是骨子里的。老张已经五十多了还是如此努力,这个也让我很钦佩。还有日本的老程,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纪念他,七十岁了依然干劲十足,内心的那种狂热的创业之火从来就没有熄灭过。东亚能够崛起,骨子里的那种勤奋是重要的原因。

四:满嘴跑火车的非洲客户

我还记得这个坦桑尼亚客户的名字,叫Banker。第一次见面,我觉得Banker应该是一个大家族的二代。无论穿着还是言谈举止,他的修养都让我对非洲人刮目相看。我和他在一起出差工作了不少时间,供货的价格和条款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就差验货开立信用证了。我中国的伙伴为此专门去了坦桑尼亚,结果发现Banker所说的家族工厂其实就是一个手工作坊,根本没有供货能力。我直到现在也理不清他们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让我们开信用证吗?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的,到时候不就穿帮了吗?他们又能得到什么哪?之后我再也没和非洲人做过生意,直到我后来见到比非洲人更糟的印度人。

五:印度人的生意经

印度是一个让我伤了又伤的国家,比起来非洲的Banker根本就不算什么。我在印度从新德里到孟买,每天都会见大量的客户,甚至会到印度人的家里去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但印度人的生意经总是让我无所适从。不少客户都说可以供货,让我们开信用证,但一到关键节点就出问题。其中我们跟的最久的有一家孟买的公司,各方面看着都比较靠谱,于是我们就开了信用证。一个月以后印度客户说货物已经发出了,于是我和日全来到青岛港等货。我们问印度人要提单号码,印度人很无奈的说自己和老婆结婚二十周年正在度假,提单锁在抽屉里。好吧,可是接下来我们左等右等也不见报关公司和我们联系,这时候印度人又说货物在新加坡转港的时候耽误了。我们忍无可忍,于是赶到印度,在孟买的办公室里堵住了本应该在欧洲度假的印度人。我最佩服印度人的,就是脸皮可以厚到无以伦比的境地,就在被我们堵在办公室拆穿一切的时候,印度人还一脸真诚的看着我的眼睛说:“请再相信我一次。”后来我在印度的出租车上明白了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出租车司机问我来印度干啥,我说我们来买铁矿石,司机马上说我能供货,你们开信用证给我。原来在印度大多数人都知道中国买家会来买铁矿石,所以不管什么阿猫阿狗公司都想做中间商赚点钱。于是他们到处找急于买货的中国人开信用证,然后再拿着信用证去找货。找到了自然能赚一笔,找不到也没什么损失,商誉对他们来说根本无所谓。如果我在印度的经历写一部小说,也许会比《项塔兰》更精彩。

六:变化中的东南亚人

东南亚这些年的变化,大家都看的很清楚。日益中国化的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模式,还有越来越蓬勃的制造业。不过我那个时候去东南亚的时候,大部分还是资源型主导的国家。我和合伙人日全跑遍了东南亚的所有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我们和白人谈生意、和华人谈生意、和当地军方背景的公司谈生意、和当地政府的腐败官员谈生意,甚至我们也接触黑社会,因为矿产在很多地区都由当地黑社会控制。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年二十几岁的自己好像哪里也敢去,什么人都敢打交道。其中在泰国的经历最特殊,那时候我们和当地的一个亦正亦邪的生意人打交道,他带着我们从曼谷开车一路赶到和老挝交界的矿区。矿区很大,而且已经挖了十万吨铁矿砂出来,我们检验了一下品质也是我们需要的。我想这下子总没问题了,于是开了信用证回国等货。但还是左等右等不见对方发货,于是我和日全又赶来泰国,事情的原委让我深刻意识到文化差异有时候真的是商业的障碍。原来泰国是佛教国家,发货之前要做法事,而做完法事根据抽签的结果显示,佛祖的意思不让在这里发货,于是这几位虔诚的泰国佛教徒把十万吨铁矿拉到了几百公里以外的另外一个矿区。但是从那个矿区发货的时候,到港口的路上有几个村子死活不让大型货车通过,于是事情就一直耽搁在那里。后来我们协调的各种办法也没用,于是只能不了了之。

七:乱世中的哈桑

哈桑留在最后才写,是因为哈桑是我最欣赏的那一类生意人。哈桑是土耳其人,2002年正值土耳其爆发经济危机,货币无限贬值,吃一餐饭已经要几千万当地货币了。老百姓都在枕头底下藏着流通没多久的欧元,随时准备迎接国家的经济崩溃。在这种情况下,我在土耳其见到了哈桑。哈桑四十几岁,儒雅干练,是一个老牌生意人。虽然生处乱世,但哈桑表现出来的坦诚和淡定,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相信那时候哈桑已经很穷了,但他还是按照约定给我承担了土耳其的吃住费用。我们看了十几批货源,每一次哈桑都是不厌其烦的跟我认真的核算价格。虽然最终没谈成一笔生意,但哈桑依然保持了那种淡定和儒雅,热情的为我开践行会,然后送我离开土耳其。

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欧亚大陆桥有些伤感,这个国家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统治了欧亚非大陆的广袤土地。可惜最后分裂成了N多个国家,奥斯曼帝国辉煌不再,仅留下土耳其这个东欧小国,还经受着经济崩溃的阴霾。哈桑的祖上,也许是一个贵族,就如同土耳其帝国曾经的辉煌一样。即使身处乱世,但哈桑身上的那种儒雅和淡定,还留有这个帝国曾经的风骨,这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商人……

相关文章

  • 怀旧随笔七-乱世中的哈桑

    2001年刚创业的时候,在满世界找产品,接触了许多国家形形色色的商人,有非洲的、欧洲的、美国的、印度的,还有各种东...

  • 【怀旧】* 随笔

    怀旧情绪 ——重阳记怀 一年一度的重阳,又在人们忙忙碌碌的当儿悄然来临。登高望远,目光所及,清澈乃至...

  • 连书旧事

    续写今朝事,感怀旧时情。 相知正当时,随笔荡春风。

  • 怀旧(七)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

  • 《追风筝的人》读书报告

    故事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哈桑的父亲阿里一直都是我家里的仆人,哈桑和我一起出生,哈桑和他的父亲和我们不是一个地区...

  • 哈桑

    哈桑:我梦到有朝一起日,你会回到客布儿 重访这片我们儿时的土地。如果你回来,你会发现有个忠诚的老朋友在等着你! 感...

  • 哈桑

    昨夜梦了一夜的哈桑,有些是书中的情节,有些是延伸想象的画面。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但那种温暖又悲凉的感觉始终萦绕不去。...

  • 乱世中

    沉淀出自己的价值 思路清晰、头脑清晰、时刻提醒自己分析当下发生事情的重要性 感恩一切的发生,都是在提醒自己下一个要...

  • 【乱世中的天堂】中

    清晨,我在一阵一阵富有节奏感的声音中起床了,八点多了,我向旁边撇了一眼,看到我的妻子早已起床,伴着熟悉的剁菜声中我...

  • 人之“绪”,千姿百态。

    “绪” 浪人白随笔 笔落惊风雨, 可惜我生逢乱世, 耐世界如何? 未来何去何从, 孰能知我心?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旧随笔七-乱世中的哈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qb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