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踏进互联网行业的第一天起,就被反复灌输“快字诀”;而读书这件事情,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小到大,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中度过,读课本,读练习册,读课外读物,读闲散小说,读野记杂文,考试还要做阅读理解。不过,我们真的会读书吗?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阅读经验,但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往往是凭着多年训练下来的潜意识,而不是有意识地用更系统的方法来指导我们高效阅读。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推荐《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原因。在互联网人踏入职场之后,就会发现,一切都需要快,写需求要快,开发要快,迭代要快,如果你不快,那就意味着你已经落后了。在这种紧迫感下,大部头的书籍虽然有包罗万象的深情,也难以让你用地铁上的一小时获取更多的养分。因为,你在用潜意识诵读它,这是最低效的读书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读书,像打怪的初中高级关卡一样,是有层次的。也像打怪一样,我们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进阶。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这是阅读的基本技能,我们需要读懂一个句子在说什么。我们从小学认字开始,就在训练这种技能。在英语的阅读理解里,经常会有“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问题,大家应该都有很深的体会。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进入对篇章和整本书的阅读。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通俗来说,就是“粗读”。在这一层次,我们需要解决“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或是“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语文课上经常会有提炼中心思想这种练习。也许你对学生时代所受的“折磨”已经淡忘了,那么我们来快速回忆一下这个技能。
Step1:看书名+序,把握这部书的主题概念;
Step2:研究一下目录,掌握书的结构;
Step3:看索引(如果有的话),了解与这部书相关的议题、书籍、作者。
Step4:挑主要章节和每章小结扫一眼;
Step5:从头到尾囫囵吞枣读完一遍。
检视阅读是我们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之后,你就能够确定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进入你阅读的第三个层次。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第三个层次是全盘、完整的分析阅读。经过分析阅读,我们就有了这本书的血肉,有树干,也有了枝叶。
在正式阅读前,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分类体系。书的分类会让你的大脑处于对某个主题活跃的状态,更好地进行思考。《如何阅读一本书》所推荐的分类方法,将书籍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我们自己在读书的时候,因为专业领域的不同,需要在大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小类区分。
比如我的分类方法,是将专业书籍按照主题进行分类,而非专业书籍按照题材分类,比如像这样
在对一本书进行检视阅读后,我们已经能够概括这本书的主题,能够对它进行分类。我们也能够大致掌握书的骨架,有几个部分,每部分的观点是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又给出了什么解决方案。
下面我们要做的是,进入细节。包括每个段落的论点,一系列的论据,作者所用的措辞、修饰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一切你觉得舒服的方法做笔记,写写画画,只要最后得到的笔记,是你能够快速找到,方便后期review的,统统都可以,比如这样
我习惯的方法是用OneNote,主题之下分书目,记录要点和思考,这样之后想到要查阅的内容,只要大概记得书目或关键词,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不过我觉得这里的习惯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适合你的读书节奏,能够提高你的学习效果,都是好方法。
在细致入微的理解之后,我们需要再次跳出细节,在看到整本书的全貌和细节之后,公正地评断这本书。你可以对作者说“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但当你不同意时,你需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并解释清楚,比如,书中所列知识、有误或不合逻辑(缺乏连贯或前后矛盾)。
没有经过分析阅读,你就没法完全理解一本书。分析阅读,是想要理解(或了解)一本书的基本要件。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它包含了前三个层次中阅读技巧的综合应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读很多书,并分析这些书共同相关的某一个主题。比如,我们想围绕“如何读书”进行主题阅读,那么《如何阅读一本书》只是其中的一本书,在阅读多本相关书籍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个主题相关的知识,这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进行主题阅读的最大难点在于,你需要带领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你最需要关心的是你界定好的阅读主题,针对它列个booklist。然后检视阅读这个list中的书籍,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你的booklist中的至少大多数书籍要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他们的回答。然后找到这些书中与你的主题和次要主题的相关章节,利用作者所提供的观点,来回答你的问题。
最后,完善你的读书笔记吧,相信有一天,你会用到它。
最重要的:阅读的心
以上只是阅读的技能。但是,掌握技能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一颗应用技能的心。而阅读的心,其实就是两个字,“主动”。
做到主动也很简单,就是在眼睛看到书中的字词句时,在脑海中保持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状态。比如,书讲的是什么?作者主要的想法、申明、论点你是否认同?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当你读完了一本书,仍然觉得思路不清时,也许并不是因为你读得不够多,只是不够主动罢了。
主动起来,从碎片的信息和娱乐中抬起头来,深入一本书,挖掘它,思考它,要知道,它可能会缓解你的颈椎病,治好你的失眠。
Ref
Adler, Mortimer Jerome, Doran, Charles F, 郝,明义,等. 如何阅读一本书[M]. 商务印书馆, 20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