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看《奇葩说》,很多人酷爱《奇葩说》。
不爱的人觉得这些人说话有什么逻辑?三观怎么那么不正确?
酷爱的人觉得,他们怎么这么敢说?这么颠覆?
不管是那种,都这么存在着。回想自己路转粉的过程,真的只是因为被写作老师推荐积累素材。
刚开始看第一季第一期,那些海选中的奇葩们,完全看不出辩论的能力,除了马薇薇和颜如晶。
当时真的没搞清楚,那是个辩论节目。完全是蒙的,以为只是个让人说话吐槽的地方。
马薇薇:表达的行家,辩论的高手
马薇薇不是第一个上场的,对比她前面的那些人,她是有脑子的。模糊的记得当时她说了个心灵鸡汤为啥有问题的观点,逻辑清晰,句句直戳痛点,让人觉得真的就是她说的那样。
她的自我介绍,我只记得她用高晓松砸挂,相比于前面几个美女,她确实不是同款气质。她给人的印象就是尖锐、洞穿真理的教导主任。前面的几位只感觉是花瓶和小白。
她说自己是深夜传递负能量的人,希望成为心灵鸡汤中的老鼠屎。算是在给自己贴标签,让人记得,但是直接联系主题,不管导师们怎么打乱思路,她都能轻而易举的拽回来。然后顺利的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结果她连准备的辩题都没说直接晋级。但是在我看来她就是已经完成了一道题。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像她说的那样,总是在深夜传递负能量。这个明明是缺点的标签,经过她的梳理后,却让人深以为然。
虽然气势上咄咄逼人,但你就是被说服了。看上去是自我介绍,但是完美了展示了辩论能力。
康总哥跟她说,也许你讲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因为人家讨厌你,也就可能收不到话中的道理。“你的气场咄咄逼人,真的可以让别人听进去你的道理吗?”
她说:“人接受新观点,是需要打一下,再摸一下的。如果一个新观点一上来就用很温柔的方式去说,大家其实是不太能听进去的,因为吸引不到注意力。当听众对你不爽的时候,他会想尽办法驳倒你,他会去思考这件事。”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上场她就用导师们砸挂了,虽然有“不服”的拍,但不是没有边界的怒怼和打压。尺度的拿捏刚刚好。
相比她的态度,我更喜欢她的辩才。
后来,你发现她是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当她在场上诉说自己的故事时,泪水、哽咽,传递出来的锥心之痛,虽然没让我太心疼,但也让我看到她坚强外表下的苦难灵魂。
她的挚友是颜如晶、黄执中。这是她点名感谢的两个人。在她人生最难熬的十天里,如晶陪在身边;再多年的倾诉中,执中一直在听。
颜如晶:为辩论而生
再说我的最爱——如晶宝贝。
马来西亚人,导演采访的时候什么都说不出来。她不是装的,因为那种镜头前的不舒服演不出来。编导们问几个问题,都只能挤出“不懂,不太会说”。
上场后,她也没有其他人自然。怯怯又尴尬的说“我叫颜如晶,马来西亚人。我不太会聊天。”高晓松马上提醒康永哥快点出题。就这样,她开始了答题。
她的题目是:外表和头脑哪个更重要?
后面的观点让我惊讶。她说自己想要美但是笨。看上去还像个学生的她,真的没有女人味,而且多少还有些男孩儿气。
面对这个问题,她内心真正的想法其实是两个都重要,但选择的持方是要美但笨。
在切换到辩论模式之前,她一直小心翼翼,局促不安。但是“开始”就像一句咒语,或者一个开关,迅速进入比赛状态。
看起来是让你选要美还是要聪明,实际上是要你选,可以接受自己丑还是笨。后面她举了大量的例子说明美的人并不需要很聪明就可以被更多的包容和接纳。
而对于丑但聪明的人来说,他非常清楚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丑。虽然他们可以很温柔,很有智慧,但是安慰不了自己,知道自己无力改变丑的事实。不管怎样,他永远都知道自己就是丑,这会成为他心中一直存在的刺。因为自知,无法接纳,所以更痛苦。
这样的论点和阐述让颜如晶获得了直接晋级的资格。
高晓松感慨她轻易的摧毁了自己建立了40多年的自信。她阐述不仅很有道理,而且极具感染力。
第一季,她站在决赛之巅。
但是因为心理原因,她在辩论过程中忘词短片,将冠军拱手让人。
从第一季到第五季,我看到了她的变化。
第一季,决赛中,她没有扛住压力,断片儿了。
第五季,依然是决赛,她在自己选择了困难的一方之后,表现完美。而这种完美并不是因为辩论技巧而来,她基本抛开技巧,说的就是自己的观点。她自由的表达,尽情挥洒,但最后还是输了。
她说五年了,自己依然走在辩论的路上,是因为真的想赢!是因为爱呀!辩论为她打开通往世界的门,让她从自己的世界走出来。
五年了,我看到她改变最多的不是辩论技巧的升级,而是性格的开朗和心理的放松。她在这里找到了朋友,敞开了心扉。对于一个稍稍有些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来说,正因为没有得到冠军,她获得了更多。
她是大家眼中的无冕之王。
他们因辩论结缘,一个在大陆,一个在马来西亚。
马东说在大陆以外的地方,有很多人通过练习辩论来治愈情感障碍。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喜欢辩论了,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一个问题,给自己寻找出路。用理性将自己从负面的情绪抽离,疗愈深刻的伤痛。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他们了。同样的不合群,同样是异类,我们那么的相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