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逆袭,现在的人无一例外的想要出名,这也无可厚非,在人才济济的社会,只有有机会出名了,财富名利就会随之而来。但通常的选择都是从平凡走向成名,而我今天想说的这个人,我认为他真正做到了从平凡走向不平凡。但他的选择在世俗人的眼里,是不被理解和接受的,但从人类的精神境界来看,确是大爱。
如果周围的人毫无理性的向你发难,
你仍能镇定自若,保持冷静;
如果众人对你心存猜忌都怀疑你,
你仍能坚信自己,让所有的怀疑动摇;
如果你要等待,不要因此厌烦,
为人所骗,不要因此骗人,
为人所恨,不要因此抱恨,
不要太乐观,不要自以为是;
......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
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
如果他人的爱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气;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
而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了。
这是董卿主持的《朗读者》中郭小平选择朗读的拉迪亚德·吉卜林的《如果》,送个他的 33个孩子,希望他们能平安幸福,将来能有一个好的生活。
2004年,当时在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郭小平看到4名住院诊治的艾滋病患儿不能去学校接受文化教育,便专门腾出一间病房,摆上桌椅,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后来,在这里上学的艾滋病患儿越来越多。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郭小平建立了全国首家专门收治艾滋病患儿的全日制学校红丝带学校,为艾滋病患儿建起一个家,让他们能够安心治疗和学习,学生在校的吃、住、穿、医疗等费用都由学校无偿负担。2011年12月1日,市红丝带学校正式纳入国民教育系列,这也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目前共有学生33人。作为这所学校的校长,这十几年来,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可以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他从医院辞职,医院可能不差他这个院长;所以家人朋友因为他的决定而与他疏远,他也能理解,可能家里不差他这个人;但在这个大家庭里,如果没有他,这些孩子们可能无处可去,无书可读。舍小我,成就大家,这是他的境界。
“一开始董卿好几次邀请你参加节目,你都拒绝了,是为啥呢?”记者问。郭小平解释,一是因为学校的事情比较忙,孩子们离不开他;二是因为在接受主持人访谈时,可能会揭开往日的“伤疤”,有些伤感的故事不想再去提及。郭小平说,后来又决定去录节目,是因为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今年学校将有16个学生要参加高考,他希望通过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理解艾滋病感染者,让大家都参与到预防艾滋、反对歧视的队伍当中来。将来这些学生走进大学校园,迈入社会以后,更多的人能包容和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多么简单的愿望,为这一愿望的实现,他付出多少,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知道,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条路走得多艰难。
当孩子们热泪盈眶,发自内心的对郭小平说道:“谢谢你让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让我们有机会学习,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如果你跨了,家里的顶梁柱就垮了,这个家就垮了。请你允许我们叫你一声爸爸。”
听到这样的话语,再也压抑不住的眼泪流了下来,他说:“在这个社会上,好多人不差钱,好多人不差权利,但能得到这种满足的人不多。”这是他对自己选择最大的满足。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如果”我们能正视成功前的种种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失败了,不畏惧,重头再来,何愁成功不光顾你,世界不属于你呢?
愿这个社会,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金钱和名利,希望更多地人能关注弱势群体,如果你不能为他们做什么,请你保持沉默,不要恶语中伤就好。即便仅仅是沉默不语,也能让“一些人”感到温暖。从你我做起,让社会充满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