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见一些人在讨论师生关系,觉得很多观点很有意思。
有人说,爱生如子就好,只要从爱出发,就不会有错;有人则说,那你胆子挺大,你恨铁不成钢时敢打骂自己孩子,你敢打骂学生吗?前者张嘴结舌。
有人说,尊重他们,让他们学做一个有主见的人,学会为自己负责。有人则说,那你心挺大,学生要是决定不好好学习,想要得过且过,你能尊重吗?学校、家长会放过你吗?你能丢掉“不作为”的帽子吗?前者哑口无言。
有人说众口难调,做好自己的本职就好,不要过于关注学生。有人则直接呵呵了。你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的成长、成绩是评判你是否称职、是否敬业、是否优秀的直接标准。你怎么在不关注学生的情况下做好教师的职责?
这时又有一个人说,我觉得最好的老师应该是这样的身份状态—有一颗爱心与良心的后妈后爹。因为有爱心,你会关心学生的成长,出于为他们的当下和未来考虑的目的去教育引导他,让他越来越朝好的方向前进。因为有良心,你即使不爱他们,也能尽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把教书育人做到无愧于心。但又因为你只是“后爹”“后妈”,并非亲爹亲妈。你就会怕他们多想而说话做事更谨慎。你也会在付爱心和负责任的同时与他们有一个“客气”的距离,不会有这是亲生的可以随意而为的肆意,也就在与他们相处时多了一份尊重。
嗯,这见解很独到啊!这样教师群体里应该就会少一些伤心人,而多一些敬业的本分人吧。毕竟,因为爱之深责之切而造成的伤心事实在太多了。教师,只是一个职业,不用捧上神坛。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听听就好,不必当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尽力陪着信己者走一段即可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