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朋友圈看到一位老兄转发的投票链接,是中国文明网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点赞评议”活动。在朋友圈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才艺之星”和五花八门的10万+“养生鸡汤”中,我一向只为这类投票动手,该点赞的点赞,该转发的转发。
目的不求功德无量,但愿利己利人。哪个进城务工人员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老家亲戚群体。我时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某某医院有没有认识的人,要去看个病,你联系一下”,或者更为直接,“我要去兰州看个病,你给找个医生”。每当此时,我都一边耐心地解释,我为什么没有认识的医生,一边内心抓狂与愧疚,毕竟这个电话虽是求助,也在传达一种信任。
对于老家很多亲戚来说,要来省城看的病肯定不是轻症状。有的人一辈子也没到过兰州,所以他们能找到我,大部分时候是无奈之举。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恶俗的思维模式作怪,比如,去医院不找熟人肯定会挨宰。对这样的人我也能理解,遇事找关系、走门路是中国社会的通病,不是我的家族独有。
然而,大部分时候我都会辜负此类信任。在老家亲戚眼里,在省城干记者的我必然会交友甚广,长袖善舞。令我羞愧的是,一来我天生情商不足脸皮薄,很多场合接触的采访对象仅限于工作关系,完事之后很少因私联系;二来则是术业有专攻,工作单位的特点决定了我很少跟科教文卫系统的人联系,而这些单位又与民生密切相关,通俗地讲,“都是平时用得着的”。
婉拒的久了,遇事找我的亲戚们也就少了。有理解我的人,觉得我确实没有资源;也有鄙视我的人,嘴上不说,按照惯例心里也有嘀咕, “这娃混得不行”或“这娃人不行,不认人”。理解我的内心感激,尽可能地提供其他坐车、找路的服务;不理解我心生鄙视的,我也理解他们的鄙视,隔行如隔山,人际交往难免会有误解的时候。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自己看病,发现有个网上预约挂号平台,里面有每个医院的专家资源和详细介绍。我如获至宝,再遇求助电话,手头方便的时候我先上网求助,即使提供不了“关系”服务,也能说个大概寻医问药的丝路。即使手头活紧,我也告知他们如何拨打卫生服务热线,根据症状精准挂号。
有时候我也耐心解释为什么不托人找关系,一方面确实我没那能力,另一方面,现在大医院的服务都还不错,正常挂号看病大夫也不会拒绝你。而且,大医院的大夫收入高,咱们穷人的三两百红包人家也看不上,还不如不给。再说,连我们都能三请两托拐弯抹角地找到某个医生那里,可想而知医生每天要接到多少关系户的电话和招呼。这样的关系多了,医生也就不上心,其实是根本没法上心。
回到开头,之所以转发和点赞这类投票,一方面是内心确实有致敬的意思,能够入选这样的名单,要么医术高超救人无数,要么服务细致深得人心;另一方面,自己也看看每个人的事迹和他的擅长领域,为以后的求助储备一点信息资源。
所以,遇上这类投票,不妨点开细看一下。从利己的角度看,总比那些不靠谱的养生鸡汤有用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