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一句话,修行人首先也是最难的在于“止语”。
对于我来说,是已经感到了,但还没做到开悟,否则已经付诸于行了。对于大人,我是基本做到了。
但对于孩子,还是在犯“信口开河”的毛病。
比如昨天大宝突然摸了小宝的脚,我就用手打了他的手,这也是一种身体语言。同时,我又说,别再摸然然的脚了,表情严肃。这些语言都是在表达:他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也属于强刺激,这只会加剧他做错误事情的概率。
如果是懂他心意的奶奶来处理,大概会通过其他事情转移他摸脚的注意力。我在这件事情上面没有做到止语。
还有一件事,他拿弟弟的指甲剪当玩具来玩,有一个磨指甲的片片,他拿着戳向阿姨的脸戳去,差点戳到她的眼睛。我就立刻说:不可以那样做。并收回了指甲剪。这个也是没有做到止语,默默地拉开他,一定要说就说危险,而不是以“不可以开头”,事后等孩子冷静下来再讲不可以更加有效果。
我发现读了沟通的技巧,真正使用时更加重要的一点在于:凡事等一等再说,让理智跑过情绪。
在哥哥和弟弟玩玩具的过程中,哥哥占着玩具不给弟弟,弟弟哭闹,我们就常常会护着弟弟,把哥哥晾在一边,这也是一种行为表达,我们哄小的不顾大的情绪,那其实也是加剧了他不受关注不被爱护的情绪。他保护自己的玩具(物权)没有错,我们可以找到既不伤害大宝,又能让二宝不哭不闹的方法。但首先,应该是肯定大宝的做法,让他释怀。这也是我需要进步的地方。
有一个人发视频说明了一个方法我认为比较合适,具体操作如下:
对大宝说:你没有错,你是在保护自己的东西,这是你的权利。如果你不愿意跟弟弟分享,也没有关系。
对二宝说:这是哥哥的玩具,他不愿意跟你分享是他的权利哦。
我发现平时婆婆和妹妹在处理这件事时也是表面没有责怪大宝,其实情绪表达和行为上也会显示出来自己的“真实意思”。
止语,不仅仅指的是止住听得到的语言,还有听不到的心里感觉到的,身体接触到的。真是需要慎之又慎的一件事情。
教育即对话,千万不可忽视每一次对话带来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