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底气都是来自我们自信的样子,所以在生命中,自信至关重要。知乎上有一个热门关注问题,“从小就缺乏自信的人什么样?”,其中获赞数量最高的回答是这样形容的:
一是走路很慢,见人就躲躲闪闪;
二是说话小心翼翼,好似兔子不敢直视对方;
三是做人做事都很低调,生怕被人看出自己的优秀;
四是不懂拒绝,有求必应,做不到会有负罪感;
五是受到委屈走不出来,长时间困于负面情绪。
这些情形是不是也在你的身上发生过,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不自信”?
01
不自信源于不认同
“自信”这个词其实本身带有主观感受的意思,即自己相信自己,自己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
“不自信”则反言之,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对的;
而在认知行为心理学中“不自信”,是因为认知模式出了问题,也就是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
自我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逐步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并在成长发展中不断调整、完善和超越自我的过程。
一个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是通过比较、权衡、评价、反思、扬弃,逐渐认识和确立起来的。
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会随着自己对社会、对人、对事的认识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一旦自我认知低于客观水平,无法明确自己是谁;即会出现自我认同感缺失的情况,表现出来便是自己觉得自己不行,习惯从失败中否定自己,拒绝接受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万物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有不足之处,才是一个人最正常的生活状态。
可是偏偏有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好。
周而复始,自我认知越来越偏差,自我认同感也越来越低。
02
如何重建自信
“我才是我人生的主角”
自我认同是一个人对“过去我”、“现在我”、“将来我”,产生内在的连续性,也是一个人“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一致性关系的体现。
一个人通过形成自我认同知道自己是谁,在世界上占据什么位置,而且自我认同是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
简单而言,就是我们对自我的认可程度,决定了我们的自信程度。越是不自信的人,越是缺乏自我认同感。
反之,越是自信的人,自我认同感越高。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感,活出自信呢?
首先接受真实的自己,允许自己的弱小、不完美和恐惧。
我们在感受弱小的时候,会产生崩溃和毁灭的情绪。
这归结于小时候自己在面对父母的指责和不满时所产生的情绪有关。
毕竟父母时孩子最亲近的人,当孩子在父母那儿感觉到自己是不好的、不完美的时候,就是会有被抛弃的恐惧和焦虑,当然这都是潜意识的幻想,但感受依然真实。
苛刻的父母会内化为苛刻的超我,不停地指责和贬低自己。
体会和感知小时候的自己,也就是内在小孩,支持他、鼓励他、接纳他,他才可以逐渐地长大。
其次,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人的自信,都是被夸出来的。
日本一档综艺节目做了一个实验,#连续50天被夸奖的女孩子#。
节目里一个女孩子戴着口罩,低着头,很不自信,选择一位英俊的男老师辅导。刚开始,男老师建议内向女孩摘下口罩,但她连环拒绝,并用擦眼镜的方式拒绝沟通。
第二天,男老师夸奖女孩的T恤很可爱。接下来几天,“你的笑容很可爱”、“你摘下口罩更可爱”、“很漂亮的白裙子”。
连续50天被夸的女孩,从拒绝摘口罩到愿意摘口罩并学会打扮自己。整个人变得漂亮又自信。
同理,我们也要学会夸奖自己,每天对着镜子,微笑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得到自己的认可,才有机会获得他人的认可。
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改变,所以夸奖,从自己开始。
真正的自信,必然来自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接纳和肯定。
如果现在的你也没有自信,别着急,先努力学会把自己大方的展露出来,塑造新的生活态度,改变自己的人生,成为闪耀的自己。
这种颜色的人
一定要建立与自己的关系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黄色力量失衡的人,往往不自信,会出现自责、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黄色代表财富之门,对应的是13-21岁,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这个时期也是自我认同期。
在这个时期,如果我们没能建立起与自我的链接,就形成不了“自我”,总是批评打压否定自己,过分的和他人做比较,过多的在乎别人的看法,常常被焦虑、自卑等情绪困扰。
所以要想改变现状,找回自信,就要从“找回自我”开始。在彩虹之门情绪spa馆中,色彩心理疗愈师会引导我们运用色彩识人技术“向内看”,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再运用色彩疗愈技术清理、释放负面情绪,让情绪自然流动,使我们回到平和、宁静的状态,感受自己的内心,接纳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足够的认同和欣赏自己。
自我认同感是每个人都要建立的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当我们可以和内在建立连接时,自我认同感也会随之产生,黄色力量就会达到平衡,找回内在力量,收获自信、快乐的余生。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