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快交作业的时候才能灵感乍现,好像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平时不忙的时候被拖延症耽误着,非等到deadline才动笔。
最近这周一直在思考个人品牌这个事:
这个时代,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打造个人品牌?
很显然,不一定。
但如果一旦有这样的意识,你会发现,你做什么事都会想着围绕它。
个人品牌,简单来说就是:在别人意识里,你是做什么的。
当别人提起你的时候,在他脑海中的闪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比如,小李经常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拍的照片,而且拍照技术好相当不错。
当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一块出去玩,需要拍照的时候,自然而然想到小李,因为【他拍的照片很棒】这个标签已经在同事的意识中形成。
当同事需要拍照的时候,他们知道应该去找小李而不是其他人,这就是意识里的第一印象。至于小李的其他方面的工作是什么,背景是什么,哪里毕业的,这时统统不重要。
个人标签是什么?
前几天和张胜萍大哥聊起个人标签这事,他说了一句话:你不要光自个儿顾埋头成长,有些时候要抬起头来看一看周围的人,有机会去找美美打个牌(额···这原来是个广告)。
听完这话,瞬间感觉被击中了。
是啊,之前一直以为精进自己是最重要的,埋头苦干,买书、买专栏、报班,忙的不亦乐乎,好像很有成就感的样子,但提到知识变现,就哑然无声了,才发现学了那么多,一直都是自嗨。
而如何从0到1,将第一个雪球滚起来?这确实是个难题。
结合我现在所掌握的技能,对007而言我能解决什么问题,我能传递出什么价值,再或者,从最实际的角度出发,哪一个标签能够让我链接到更多资源?
需要时间来验证。
那如何打造?
把别人对你的印象发挥到极致,当他需要的时候,会第一个想起你,这就是你要去的事。
所谓长板效应,就是让长板越长,去弥补短板。将突出优势发挥到极致,让别人提到你的时候只能想起你的那个长板。
修炼自己固然还是目前最重要的事,但也应该出去试试水,看看深浅。
在这之前从来没把【做海报】当回事儿去做,但耐着性子打磨下去,偶然间它竟会回馈你一个标签。
互联网时代,每次出手都有你的个人印记,你原以为可以糊弄一下,但其实每个作品都有人看着,你把作品打造成你的标签,接下来的事儿,它会替你完成。
你做的东西要能替你长脸,那才能叫口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