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力———划时代的心智革命》一书中率先提出了"情绪智商"这个概念。之后,相继出现"情绪商数"、"情感智慧"、"情商"(EQ)等名词,并成为新世纪的热门话题。它打破了智商决定成功的神话。
上学时我们只知道“智商”这一说,也很羡慕那些“高智商”的同学,因为他们比所谓“智商”平平的同学更容易得到了老师表扬和关注,更觉得“智商高”的他们长大以后一定会比“智商”平平的我们要更成功。
可不如社会后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真的会说话吗?我这么问或许大部分人会跳出来反驳我。
说话谁不会啊,这是我们一出生就在学习的事情。
但说话不仅仅只是一种传达信息方式,更是我们输出情感的一种方式。
在适合的场合说合适的话
上学时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同学人员很好,无关他的学习成绩也无关他好不好看但是大家就是愿意和他们玩,工作后总有一些同事会和大家打成一片,即使领导也对他和颜悦色。
我们现在喜欢撑这样的人为“高情商人士”。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人他能很快的融入一个新的环境里并和他们打成一片。而有些人即使在呆了两三年的情况下,都没有几个人愿意和他说话聊天很难融入一个集体,这其中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其实就是源于说话方式有问题。
他不知道同样一个玩笑不同的环境下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记得之前有个同事跑来和我说,某某什么意思,和她开个玩笑而已她就和我摆脸生气,你之前不也这样笑她,她怎么不生气!是不是看不起我啊?
我说不会的,可能是你想多了。后来我在某某那里了解到,那个同事笑她个子矮,当时她本来就因为男朋友父母嫌她太矮的事不开心了,结果这个同事还一直在开这个玩笑,所以当时才翻脸的。
所以同样的话说的场合也很重要,说前一定要三思,不要只长一张嘴忘记还有脑子这件事。
比起述说者,我们更要当好一个倾听者
有的人在聊天时话匣子一打开,就和上了发条的小火车一样吧啦吧啦的说个不停,全然不顾听者是否想听,甚至完全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你觉得长此以往以这种单方面的输出,没有任何互动的说话方式的人能交到朋友吗?至少我是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的。
你既不是领导又不是演说家我又为什么要一直听你一个人在那说呢?一个良性的沟通必然是双方的。
比起直击要害,也许委婉一点更好
李尚龙老师说,再好的朋友,也经不住你过分的直白。这句话我是非常的认同的。
我以前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却极少联系了,原因很简单,每次和她见面,她总是挑一些我不爱听的话说。
可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她就说我当你是好朋友才这么直接和你说话的,你不要生气啊。别人想我这么说她我还不说呢。
我当时就想谁会愿意让别人天天说自己的不好?要不是你是我好朋友我可能早就和你断交了!
俗话说一句话把人说笑起来,一句话把人说跳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有时候说话沟通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机械的行为习惯,更是一种情感表达输出交流得方式。
(今天有看书,但是因为加班所以没有时间写感悟了,明天补上,今天发一篇存在电脑我觉得写得很不好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