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一个动态的词汇,一是有时间加持,二是有动作和场景加持。这样想来,我们在当下的信任更多的是一种选择,我选择此时此地相信你的能力或者品性,并以此为基准根据未来的发展看是否把信任提升一个台阶或者终止这种信任。
信任,动词,有三重含义:
1.相信并加以任用;
2.相信;
3.任随,听凭。
世界上最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谓人心隔肚皮。从相识到形成长久友好的关系是很考验人品和情商的,要换位,要共情,要三观一致,还需要有心,这样慢慢磨下来,能一直坚持下来的估计也就三两知己了。
但是日常中我们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对每个人都掏心掏肺,但是又需要合作,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先相信他人一次,如果这个人值得信任,就继续合作,这次都被骗了,那就切断与此人的交往,拉入黑名单。按照博弈论的说法,不管是囚徒困境,还是纳什均衡,我们先相信一次,再根据情况继续往下。
这对每个初入社会的人都有启发。第一我们和人首次接触时不用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甄别,只要在后续的行动中确认就好;其次可以及时止损,只要有一次背叛,立即斩断信任,避免更多的损失。永远只给一次机会,也不要给自己心理负担。
但是信任又不全是如此简单。就如信任的定义一样,它也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相信并加以任用,只要你有能力,我用你的能力就好,其他方面就暂且听之。因为没有信任一样可以达成交易,比如日常购物,我不需要信任你人,只要产品质量过关,有差不多的背书就可以。
所以,永远可以就事论事,也总是能够把人和事情分开。不喜欢、不信任一个人的人品是一回事,他能不能做事是另外一回事。到第二个层级,身处自认为安全的环境之内,只需要在意有限的几个身边人。基于人性的本能,他随即就会开始挑剔,在周围人的身上主动找寻不值得信任的迹象——人就是这样,总是在一刻不停地主动找寻所有的潜在威胁。比如我们的朋友,也许私底下说了几句坏话,就会被我们当做是背叛,尤其是关系好的,更不能接受他针对自己的异议,尤其是针对自己的批评和指责。这都会对我们的信任造成伤害。
等伤害多了,经受了更多的锤炼,学会了换位和共情,才发现原来对方是为自己好,但是这时候已经渐行渐远回不到过去。
最后我们才明白,信任不是一个判断,而是一种选择。意思是:我在知道了人性诸多的弱点之后,我在知道了每个人身上都有诸多的缺陷之后,我在知道了人有意无意都不时想要伤害他人一下之后,我依然选择信任对方,信任这么一个并不完美的人。因为我自己也不完美,我们在自己的边界里彼此容忍和退让,然后一起携手走过这漫长的岁月。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信任的是对自己的信任,信任自己的优点,也信任自己的缺陷,并且相信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也依然有人能欣赏和容忍自己。因此,信任算是自己发给自己的勋章。紧密围绕在你身边的那一小群人,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有你面容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