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红与枫林老

作者: 梅影映雪 | 来源:发表于2022-02-05 05:48 被阅读0次

    读别人的书总是能够瞬间惊觉别人思维的不同,因为这都反映在选词遣句上面。

    半夜睡不着,随手拿起简媜的书来读。


    “这地方枫林甚老,千年百代没人动它,吃了秋霜,一片红海。造化真是弄人,美的都是不能吃的,难怪村童少妇都土瘦。造化 真是戏人,美景总是布局在险崖上,仿佛绝美里头蕴含一道千古不改的宿命,必须以身相殉。

    大江南北半生,酷雪、暴雨、烫沙都在衣上了,倒是没尝过鬼风扼喉的滋味,我一条命漂泊在外,既无乡可归,也无饭说团圆,早是个活着的孤魂野鬼。行到此处,既然鬼风中有红枫。我焉有不去会合的道理。”


    短短两段话,竟然带给我多处惊喜。

    我平时只会说枫林“红”。哪里会想出枫林“老”这个“老”字!再文绉绉一点会想到“霜天红叶,枫林尽染”,到此就已经觉得很不错了呀,你看,拟人的修辞都用上了。可简媜一个简单的“老”充分的渲染出枫林颜色之酡红醉人到快要残败凋谢的极致。“红”只是眼前的静止状态,而“老”蕴含着由绿变红、由红至凋的过程动态。

    我至多会想到霜“染”枫叶,绝不会想到是枫叶“吃”了霜。主客体一颠倒,韵味更浓了。原来秋霜如酒,枫叶吃了之后,自然而然就醉成了如此美艳的红色。让远行到此的客人焉能不一眼也醉,流连忘返?

    而人是不能去吃这霜和红枫叶的。美不是物质,它无法填饱躯体。尽管它可以满足精神需求。但是,当三餐难以为继,谁有暇去欣赏美?所以物质需求比精神需要更加基础,只有物质需求到位了,精神需求才能更好地被激发。

    但人其实是可以有选择的。既然这个地方的美可以满足精神需求,那么在今天的扶贫工作当中,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美传扬开去,让更多的人到这里来满足精神需求,然后我们就可以收获物质,从而满足自己致富的需求。

    无限风光在险峰,欲见险峰先登山。要想收获必先给予啊。这应该是大自然的平衡法则吧。平原处的风光早已经被太多的人收获了。

    “酷雪、暴雨、烫沙”,这每一样是否都暗喻着艰难困苦的人生处境呢?对于一个以经历为主要需求的人来讲。这世间万事万物,他都想去亲触亲碰,亲见亲味。

    我只会想到人和风景是一场“大遇合”,“遇合”这个词多少有些被动。所遇不一定是所求。它包含有“不尽人意”也包含着“喜出望外”。但人家简媜选的词是“会合”。“会合”明显是双向奔赴,是有灵魂的两者彼此寻求,奔向对方。

    看看,这就是老作者和新手的区别。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遣字造句,这个最基本的功力上,我还差得远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枫林红与枫林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se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