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记笔记的要求的意义,正如前文所谈,它是提供了与书籍的互动,锻炼了作者的表达,同时对于以后的读书写作生活有重大意义。
1. 记读书笔记的互动
单方向的读书,只是读者拿起书本,自己阅读。阅读的过程,其实是线性单向的,从书本到读者自身。读者到底是理解了没有作者的想法与表达? 同时阅读时候的灵光一现,思绪万千,又如何遵循,保留,又如何自我思考,日后检索,这无不需要读者记录下阅读过程的点点滴滴。
同时表达与阅读不同,表达是将自己的理解组织,表现出来。正是通过读书,思考,思绪万千,然后表达出来,写作成读书笔记,读者对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主旨有了更加深的认识。这一过程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有反复。这正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在作品的前后谈的对书籍的反复读。如果读不懂,需要反复读;要反复读,又没时间,那只能重新读读书笔记;如果有时间,还要翻看原著。因为读者往往事后想起某书的表达,有关于现在的困惑;或者是记起书中的话,一时兴起,需要查阅原文。这个时候更加需要读书笔记。
其实书往往是越积越多,往往在用时候找不到;但浓缩个人阅读体会的读书笔记不会。所以作者在后面又谈了许多的读书笔记的检索,保存等等实用的办法。
2. 如何记读书笔记呢
作者作为一名成功的新闻媒体工作者,对文字的敏感度,自然高于常人。他提出的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比如原文、参考文献,索引等等,其实是以写作研究的态度,十分的严谨。因此作者对参考文献的标注,索引,特别看重,他好像还提出用计算机程序检索自己的读书笔记文献资料。对于一般的读者而言,这其实是不需要的。但是至少要做到下面几点吧,1) 要勤于做读书笔记,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是肯定不行的。2)用统一的格式做读书笔记,这个是统一的风格,如序列号,基本的参考文献编排方式等,这个便于自己后期的查阅。
同时这又使我想到了下面一个关键点。
3. 读书笔记与自己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大多数人可能直接是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寻找到新的立身生存的技能。而每个人不可能是万能的,什么都会,随着自己的成长,必然有着自己的领域与职业空间,所以这里显然存在着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的问题。
而勤做读书笔记,对于巩固自己所学,所阅读的内容,思考自己的不足与成长,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逐渐的通过做读书笔记,与广泛的作品互动,浓缩百家之长,才能自称一家之言。而这一家之言就是你的知识体系大厦,也是你为生立命的根本。比如我们去面试,经常有人会考面试者基础知识,或者是行业知识,这其实无不平时的勤积累;而我们面试的领域,也其实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范畴内的领域。
应该说这本书属于读书方法论的书籍,但是以小见大,层次分明,语言简洁,用作者的原话来说,真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