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巧解妙析彰显和谐之风

巧解妙析彰显和谐之风

作者: 双阳148李春梅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21:26 被阅读0次

———观摩杭州师范学校王崧舟老师《爱莲说》一课有感。

        遇见春晖,遇见名师,遇见更好的自己!走进春晖,观摩学习,启迪心智,促成长!

      炎炎夏日,有幸聆听一节清新、脱俗的好课让我顿觉神清气爽。精神食粮胜似清泉,甘甜如饴!

      这堂课无论是新课的导入,还是内容的解析,无论是课堂的设计,还是学法的指导,都是那样的巧妙自然、水到渠成!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没有固化、没有生硬地说教,整堂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启发是那样的游刃有余,由最初的曲径通幽,最后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启发,引导、创新令人震撼!

——最巧妙之处:以诗解花,启迪认识!以读带讲,思悟要旨!

菊: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解读何谓隐逸,真是恰到好处!妙哉妙哉!

牡丹:用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引刘灏的“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等来呈现当时长安城对牡丹青睐至极,当时的世风教师不讲学生自明,巧哉巧哉!

莲:由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启发引导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没写莲的叶、莲蓬……等?”同学们跟随老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挖掘作者的写作目的,真是感觉既自然又巧妙!

——最和谐之处:师生平等对话,尊重、鼓励、赞扬,课堂处处洋溢着和谐的音符!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在学生有疑之时,教师没有直接讲授,而是把课堂教给学生,学生讨论,学生互助,学生互相启发,解决疑惑,有个孩子对周敦颐为什么写莲?理解的特别肤浅,但在同学们的讨论中突然茅塞顿开,他写莲是要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赞美君子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课堂没有老师的传授、灌输,完全是平等、尊重、鼓励、赞赏!

      总之,整堂课教师从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拓展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熏陶。精彩纷呈,寓教于乐!一堂好课驱散了酷暑,让心灵在循循善诱中得到了洗礼、积淀、升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巧解妙析彰显和谐之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wk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