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天气一下子就变凉了,再也不用开空调了。遗憾的是,我的棉絮也晒不成了。回来的那一天烈焰炽热,却因懒得捣腾,闷了一冬的棉絮继续寂寞地关在柜子里。
这让我体会到当下的重要。凡事不拖延,否则一定化为泡影。
自然醒。不用闹钟也是这个时间,我的生物钟已经形成了。雨哗哗地下,在耳边嗡嗡作响,似瀑布倾泻又似浪潮激涌。
坐在沙发上,侧眼望过去,看不见雨落,只是响成一片。闭了眼能感觉到这雨声的层次来,不一样的声音总会首先进入耳朵:慢慢落的像是趿着拖鞋慢哒哒往前走,当然猴急跳脚赶路的是大多数;落到阳台栏杆上的雨滴发出了轻盈清脆的金石之声;还有节奏超慢的,像一锤定音的决策者,半天才掷地有声;雨棚上的雨声就是嘭嘭的,具有颗粒性;落空调上的是嗒嗒的;还有沙沙啦啦,隐隐作响的,像是混淆中的低音区。有泠泠作响的,有嘤嘤嗡嗡的,有大张旗鼓的,也有隐忍沉闷的。好似钟鼓磬钹,重一声,轻一声,一齐在耳根子边鸣奏。若说是天籁,这耳朵万不答应的,但说是交响乐团,确是没半点儿夸张。
渐渐的,这雨声就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耳根子麻木了,竟不觉着有多嘹嘈了。
雨过天晴,我却完全无感。是麻木迷茫了吗?浪费时间却又倍觉幸福。
明天过了我又该走了,积蓄的力量会化作生活的动能度过40岁的冬天。
反思自己:可以更温柔,可以更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