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472天(20220509)
(第64本钟发全《卓越课堂的八大铁律》)
读第120页——160页,
读有所得:
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故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故知”的发展。“温故”与“知新”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时常温习旧知识,队长我心智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温故知新是课堂教学的铁律,教师合理地运用温故知新这个人人都具有的基本能力来传授知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其实质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从温习旧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这反映了人们对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看法,这不仅符合学习的规律,也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
什么是“故”?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说,一切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构成都是为后人所用的“故”。具体的讲,“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本的形式,即前人留下的著作、音像资料、成文的规章制度等。另一类是非文本形式,主要是指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礼仪知识、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所有的“故”都可能成为学习的资源。因此,在“温故”时,要有创新思维,不能因循守旧。
“故”自身不能产生新,因为“新”的产生要依赖于主体所处的情境和必要的条件。但是,“故”必须具备某种品质才能是主体“知新”。这种品质就是“故”中所体现出来的可以迁移到新情境中的抽象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温故”时,应该恰当地运用知识间的迁移性,尽量少走弯路,让学生在“温故”的同时,自然而言地“知新”。
“温故”所以能够“知新”,是因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些已有的知识,主要是有关概念、原理、规律、范畴等。学生只有以这些只是作为广泛迁移的基础,才能在学习新知时思维通达,左右逢源,触类旁通,不断扩展和加深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温故知新是一个不断分析批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涤除谬误、吸收新见的过程,它的侧重点不在“温故”上面,而在“知新”上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既要重视“知新”,又要重视“温故”,为“知新”而“温故”,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