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讲,一进入腊月,过年的氛围就越来越浓厚,腊月初八刚吃完腊八粥,迎着一两日的雪便等来了小年。这期间置办年货,购置新衣,打扫房间都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不过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感到年味儿越来越淡,很难想象古人在没有电视、手机、switch的场景下,如何把年过得如此有滋有味。
古人云“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乎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对于古人来讲,春节是一年之首,要把年过出仪式感,一份长长的“年俗单”列下来,单挑出来哪一项都能成为现代人过年的“氛围担当”。
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古人过年都有哪些年俗吧!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对于古人来讲,一进腊月,年味儿就浓厚起来。宋人吴自牧在笔记《梦粱录》中曾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
图片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可见,刚入腊月不久,街上已有了浓厚的年味儿。逍遥的宋朝人等不及春节当日,早已开始“开筵饮宴,塑雪狮,装雪山,以会亲朋”。街市上不仅开始卖年货和时令蔬菜,一些小贩也开始沿街兜售“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帖幡胜之类,为市甚盛” 等年节用品“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
年节将近,贴春联是古人必不可少的年俗之一。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联对”,一般用对仗工整又简洁精妙的词句写下对新年的期盼,这是中国古人独一份儿的雅致。《红楼梦》写过贾府过年的氛围——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那么中国最早的春联写于何时呢?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是五代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新年伊始,于桃木之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写就的春联。直到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面十二副写于岁日、立春的春联,首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是唐人刘丘子写于开元十一年(723年),后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而这句话实则比写就的年代还要久远,本出自《易经》,后面还有一句“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用词简明直白,写于新年伊始,十分巧妙地寄托了古人对未来一年所寄予的希望。
《红楼梦》中贾府既然已经换了门神、联对,为何还要“新油了桃符”,实际上是将廊柱上木刻的对联重新油刷一遍,作为钟鸣鼎食之家,也是迎新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红楼梦》中还是孟昶将春联写于桃木之上,都可见“桃符”对于古人的意义与众不同。
古人认为桃有辟邪的含义。王安石曾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里说得正是古人新年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年俗——贴门神。
宋人陈元靓所著的《岁时广记》曾记载“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说的正是宋代人都贴什么样的门神来辟邪。
狻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龙生九子之一,形态类似于狮子,白泽则是上古神兽之一,都象征祥瑞。而文中提及的郁垒与神荼曾是东海度朔山桃树下的两名神将,一直在此把守审问百鬼,并用苇索捆包驱除为祸人间的恶鬼。因此,古人便在除夕制作桃木小人,垂以苇索,挂于门上以辟邪,后来逐渐演变为门神。后来,门神的形象不断嬗变,又逐渐有了挂武将文官或钟馗的习俗。
爆竹声飞,屠苏香细,华堂歌舞催春
“苇桃在户,磔禳以饯馀寒;椒柏称觞,燔烈以兴嗣岁。”
正如苏轼在《贺正启》中所写,古人过年时,除了贴春联、门神,挂桃符,还流行喝椒柏酒,是用花椒的果实与侧柏叶泡制,香味强烈,喝的时候也从年幼到老人“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除了椒柏酒,过年喝屠苏酒也是古人的习俗之一。古人云“爆竹声飞,屠苏香细,华堂歌舞催春”。屠苏原本指某种带有香气的植物,也有人认为是紫苏叶的另一种叫法,《晋书》中曾记载一种带有松蜜姜桂茯苓香气的药丸,称之为“荼苏”,可强身健体。古人在过年时节喝屠苏酒,也有克制瘟疫邪气,求来年身体安康之意。
唐代有人曾撰写《屠苏饮论》,里面记载的配方更为详细:有大黄、橘梗、白术、乌头等中草药,放入一个袋子中,除夕傍晚吊入井中,到正月元旦取出,捣成泥,连袋子一起放入酒中浸泡,再倒入酒杯“一人饮之,全家无疾;一家饮之,一里无病”。
暂且不论这酒是否好喝,但制酒、喝酒的仪式感让人对新年的祈愿更增添一份真挚,正如陆游在《初春纪事》中所云
美哉丰年祥,如我屠苏觥
除了喝屠苏酒,新年少不了放爆竹。古代就有以爆竹声驱除恶鬼的传说,而到后世,除了辟邪祈福,爆竹声响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正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古人过年,除了辟邪祈福之外,还有一项更有年味儿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
孔子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古人来讲,新旧交替之时,更要追念祖先,以求庇佑子孙。《红楼梦》中也曾描写贾府祭祖仪式的隆重,从侧面看出古人对新年祭祖的看重。
“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贾敬贾赦等便忙退出,至荣府专候与贾母行礼”。
民间祭祖或许没有小说中写得这么秩序森严,但大家族到宗祠,小家庭在家中设祭桌,置香烛、茶点,家中族人依次祭祀是过年不可跳过的仪式。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祭祀祖先的仪式结束后,便是过年的家宴。
一家人团聚之外,古人也流行守岁。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一家人围炉夜话,吃着“消夜果儿”一起聊天话家常,儿童更是跟着家人一起守岁玩耍。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过年自然还也要发压岁钱,这是汉代就有的习俗,不过早先称作“压胜钱”,这种钱往往不能流通,也不会用来购买物资,只是讨个好彩头,随身携带,辟邪求福。直到明清之际,才广泛流传给压岁钱的习俗。
拜年则是新年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古人对拜年十分重视,如何既能在重要的日子与亲朋联系情感,又不至于整个春节都忙着到处拜年?古人也想了一些法子。例如宋朝有“拜年帖”,“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亲自拜年,也可以委托家仆手持自己的“名刺”向亲友“群发”消息拜贺新年。
拜年帖也有一定讲究,有人用梅花笺等特殊纸张,写上受贺人姓甚名谁,再写贺词加之落款,托人送往府上,也有讲究一些的会用匣子装着拜帖送去。拜帖一般内容也比较简短,例如——
“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高邮秦观手状。”
这是秦观的拜年帖。
门庭若市的家族,因为收到这种拜年“群发消息”太多,为了方便索性在门上挂一个红袋子写上“接福”二字,接受各方拜帖。不过也有人更重视这项年俗,坚持亲自上门拜年以示诚意。
END
本文经“国家人文历史”(微信ID:gjrwls)授权转载。
责编:刘海波
审校:裴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