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好人”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好人”

作者: 致远_87ae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15:01 被阅读0次
图片源自网络

        生活中有一种“好人”,这种“好人”就在你我的周围,或者是老张,亦或是小王,这种人很有市场,他们善于在场面尴尬的时候出来充当好人,也善于在一个人指责和批评另一个有错误的人时,站出来安慰一下被指责的人,还美其名曰“化解矛盾”。这样的“好人”,甚至在他自己遭遇不公的时候,如果有人站出来为他说几句公道话,他居然也会习惯性的为刚才欺辱他的对手讲几句好话,他自己趁机做了好人。那个为他讲公道话的人反而成了得理不让人,好人被他做了,那个想要维持公理的人反成了坏人。总之,那个想要维持公道的人最好马上闭嘴,为自己辩解也不行,因为社会上有一条潜规则:越描越黑!你就是一副坏脾气破坏了周围的和谐,你若不赶紧收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这样的场景你见过吗?下面为大家描述几个,有人喜欢对号入座,那也顺其自然吧。

图片源自网络

场景一:

        行政主管老张正在批评下属小王工作不认真,这事为单位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主管自然非常生气,说话语气有点严厉,这时一旁的办公室主任过来了,这事本来是他向行政主管反映的,现在他过来打圆场:好了好了,老张消消气,小王也是无心之过,年轻人嘛,谁还不犯点错误,知错就改、下不为例。以后大家天天在一起工作还是好同事,小王先回去工作,我和老张有事要谈。于是这位办公室主任把小王支出去以后,和老张商量怎么处罚小王;回头再找到小王说自己怎么为他开脱,可是老张就是不依不饶,非想要开除小王不可,好说歹说这事处罚是免不了的了。多好,两头做好人,两头挑是非!

场景二:

        父亲正在批评儿子学习不用功,每天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生活习惯糟糕,也不知道收拾自己的房间,乱得像狗窝一样,整天像个大爷一样吃完睡、醒了玩,越说越来气。偏巧今天这位老爸的朋友(这个人也可以是孩子的其他亲人)来家里做客,于是一旁劝解:哪能这么说孩子,这孩子够懂事了,你看人家都大小伙子了,长得人高马大的,又帅气又懂事还有礼貌,这么大孩子不能这么说了,多伤自尊?孩子快出去玩会吧,一会儿别误了回来吃饭。好嘛,你倒是把好人做了,这位爹成了王八蛋了!这孩子还怎教育?回头你负责教育人家孩子啊?

场景三:

        两个人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撞一块了,A先生按规矩走的,B先生逆行过来撞得,也没啥大事,可是B先生反怪A先生不长眼,这不就吵起来了。一旁目睹全过程的C先生看不下去了,看着两人越吵越凶,眼看要动手了,就过来劝解,并且为A先生说几句公道话。这下B更不让了,你们俩人一块欺负人这不行!今天不能饶了你们。C一看这位B胡搅蛮缠啊,于是他俩吵起来了,一旁的A反过来拉架:算了算了,也没啥大不了的二位都消消火,大马路上吵架多丢人,万一一冲动再动了手就更不值得了。嘿! 这A先生还真是好人,可是C为了这事弄个烧鸡大窝脖,无端地憋了一肚子气,这何苦呢!

        这样的场景生活中经常发生,不胜枚举。和平年代,不是那些整天杀人放火的才叫坏人,好人与坏人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和分界线。不信你给身边的人试着戴个好人或者坏人的标签试试,戴上你会发现可能都不合适。“人”这种生物不能简单地分成好人坏人,那是黄毛乳儿还有一颗纯洁之心的时候对人的一种简单判断。生活中的“人”远比这两种复杂得多。好人坏人要看在什么立场说话,好多时候我们都认为那个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人就是好人,其实只有站在公理的角度毫无私心的讲话,你才是真正的好人。那些现实中时不时出来恶心别人一下,通过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其实是内心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这种见好就上的人某种角度讲比一个坏人还多一分可怕, 但愿我们都能远离这种别样的“好人”。

图片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bex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