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翰墨千年,从塞北到江南,书香致远;纵横勾勒,中西边沿,从欧美到南非,意蕴深远。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处在一个该多读书的环境中,你是否发现自己进入大学校园后读书越来越少,越来越静不下心,始终流于表层,很少从深层次去思考一些问题了呢?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句话大家很早以前就知道了吧,最近的你有没有静下心去好好读一本书呢?
《瓦尔登湖》(Walden 或 Life in the Woods)

中国大陆译“瓦尔登湖”,台湾译“湖滨散记”,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当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当我们的精神已经越来越麻木的时候,《瓦尔登湖》这本书无疑能带我们回归心灵的纯净世界。
读者书评:这是我读过最难读的一本书,正如徐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梭罗是一棵树,超脱人世,却在瓦尔登湖的夕阳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活着》

长篇小说,作家余华的代表作。 小说中的主人徐福贵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由于嗜赌放荡,输尽家财。父亲被气死后,福贵一家成为佃农,并很快被国军抓壮丁卷入国共内战。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断经受着苦难,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18年9月,《活着》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经典语录:
1.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
2.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3.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4.如果你的世界,没有痛苦的害怕,没有尊严的担忧,没有富贵的贫贱,没有暖寒的交替,没有外貌的困扰,没有男女的区别,没有你我之分,没有生死顾虑,你才会离"真正的活着"越来越近。
5.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6.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有人说,看一本书能体会一种阶层的人生与细节,看几百本有价值的书,那就等于经历了几百个人不同的人生了。想想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只有阅读学习,打开精神世界大门的钥匙,浮游在书籍海洋之中,才能获得现实里没有过的经历与体会。才能真正的使自己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沉下心来,更好的去思考,去成长。
我知书中学问深,学以致用得真意。惟有书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