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22192/f0d88757c645ed69.jpg)
初到青岛上小学的丽丽:
你好啊,丽丽,成长了这几十年,第一次回来照顾这个时候的你,真的很抱歉,让你久等了。
刚来到青岛,这所你熟悉又陌生,期待又恐惧的城市,你有很多很多想要学习和了解的吧,可是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到这个小小的你,这一切的改变都要由你自己去学着适应。
说起适应,有太多方面需要你去面对吧!在昌邑,你是个学习不错的孩子,可是因为学习内容的不同,环境的改变,那次入学测试,你表现得并不令人满意,这就埋下了你自卑的第一颗种子——你学习很差。
曾经说家乡话是自然的事情,你从来不知道有要说普通话的必要,可是来到这所城市的小学里,所有的老师和孩子都说着你听着好像熟悉却又有些听不懂的普通话,更令你紧张的是,你要学习说普通话,如果校园里的带红袖章的监督员同学发现你的非普通话口音,你就会被拦下,被苛责,被为难。面对这些莫名的阻碍,你觉得好无力,所以一个曾经活泼的孩子,在最初的几年,你甚至不怎么说话。
关于红领巾,关于入队,只在昌邑上过一年级的你(后半学期大概也没有怎么全程上课),还不知道入队和红领巾,但是就因为这一条“红丝巾”,你每天早上都被拦在门口,被监督员扣分,站在大门口,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用昌邑话说:“我没入队(当然,你那时候真的不知道入队是什么意思)”。最后,等所有同学都进门后,再由班里老师领你回班。所以,每天走进那个大门成了你内心很大的恐惧。
最让你恐惧的是上课了,因为班级没有多余的板凳,所以你要从家里搬去一个高高的板凳上课,板凳的高度快要接近同学们的课桌的高度,所以,每天在四五十人的教室里,只有你,这个最自卑,最恐惧的孩子,高高地,突兀地坐在教室边上的过道上。上课的时候,你总感觉被很多双眼睛评判着,尽管妈妈已经尽可能地给你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但是你总觉得自己很土,很可笑,很丢人。
当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时,听不懂老师的问题,更答不出老师的问题,哪怕是知道问题的答案,自己那非普通话的口音,让你的回答引来全班同学的哄笑,那时,你只想钻进洞里。
每天,回家和上学路上的你,要么强忍着眼泪,要么强拖着沉重的步伐。那时候的你觉得自己好无力,好弱小,哭着跟爸妈说不想上学,爸妈只是以为孩子在撒娇,第二天你还要去上学,除此之外,你没有,也不敢有别的选择。
经历这一切的你,我都看得见,都记得,给你一个深深的拥抱,我知道,那几年的你真的很不容易。
在那么难的境况里,你咬着牙,一步一步地经历着这一切,并走出这些困境,你真的很勇敢。
在一年级到三年级里,你的学习一直都不尽人意,从四年级开始才慢慢变得越来越好,我知道,前三年,你用尽了力气去让自己融入新环境,让自己变成圈子里的一个和其他同学一样的人,变成不那么扎眼,不那么突兀的一个人,而且,你成功了!我到现在还记得三年级的时候,你和一个同学在院子里玩,她说:“哎,你现在普通话说的挺好的了!”
三年级之后你才有了多余的力量去应对学习,而且用三年的时间,你不仅成为老师口里的“好孩子”,可以常常帮老师抄练习题(把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练习题抄在小黑板上,以供同学们做练习,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有抄题的机会)。不仅如此,你还在最后考上了大家都羡慕的二中(当时小升初要考试,我们小学当时一个级部只有十几个同学考入二中)。
亲爱的丽丽呀,谢谢你,小小的身体承担那么多的压力,那么多的委屈,却不曾认输,你扛过来,适应过来了。当时的你生长出来的韧劲儿,在后来的人生当中给了当下的我很大的助力,你是我的小英雄。你没有一直悲悲戚戚地活在苦难里,反而从一年级的无限自卑里走出来,活得越来越光亮。
谢谢你,丽丽!你知道吗,现在的我(也是未来的你),可以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很多人喜欢听我说话,他们说我的声音很好听,很治愈,我用这份优势,帮助了很多人。
你知道吗,我再也不怕坐的“突兀”,或者站的“突兀”,或者活得“突兀”了,我不害怕成为和别人不一样的人,我在认真过自己的生活,我想活成我自己喜欢的样子,而独一无二的我自己就是世界上最不一样的那一个,最“突兀”的那一个人。
你知道吗,我现在正在努力帮助那些和你一样的青少年,帮他们走出困苦,焦虑和恐惧里。对他们的救赎好像是在对曾经对自己救赎一样,让我每走一步都感受到温暖和感动。
谢谢你,亲爱的丽丽!你是我的小英雄!我爱你!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