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年前武汉一个回收中心来了个戴着眼镜的斯文青年,平时来这里的人大多是一身油腻麻黒的维修工或者废品回收工。他在堆满各种废旧机械的棚子里转悠了大半天,最终蹲在一个已经报废的发动机前打量着。
冷军一个戴眼镜的斯文人怎么也不像是来买旧机械的,令回收中心的人诧异的是,他却意外地买下了这台废发动机。几天后,这个青年又出现在武汉郊区某地,这次他挖了一大堆黄泥巴带走……
如果回收中心的人也看《中国油画》杂志的话,那么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在次年的第二期刊登了一幅发动机的画,这正是那个戴眼镜的青年买走的那台发动机……
丰碑三十岁的时正是冷军突破性的创作节点,去回收中心买发动机、到郊外挖黄泥巴的那个斯文青年就是他。
费了大把力气把发动机和黄泥巴运回去后,冷军又仔细地把发动机涂满黄泥巴,这才开始他的“发动机”艺术之旅,很快一幅涂满黄泥的奇怪发动机就被画了出来。
文物系列在他之前有人画过拖拉机,却没有人画过发动机,他把这一幅怪异的“装置”命名为文物系列(图三)。
艺术经纪人伍劲认为这幅黄泥中“发动机”比别人画的“拖拉机”更有广泛的指向性思想含义(具体是什么他也不知道),这也是为什么一画出来就被选入第二届油画展的原因。
朱晓果次年冷军又画了一幅竖立在破碎水泥胚之上的发动机,命名为《丰碑》(图二),这幅画在十七年后登上了保利的拍卖台上,以壹仟玖佰捌拾柒万成为了他当时第三贵的纪录。
另一幅之前的涂上黄泥的发动机《丰碑》更有水平,但早在被画出来之后的第十二年就登上了嘉德秋拍,一个叫唐炬的藏家仅以壹佰玖拾捌万就纳入了囊中。
细节去年,唐炬计划将这幅《文物》释出,但却意外流拍。据悉上拍前各方期望值是此作价值应至少在三千万甚至更多,相比之下这幅较此前那幅壹仟玖佰捌拾柒万的画,无论是细节还是立意都比竖立那幅更加震撼。
但也许是那一届的藏家未能看懂、也许是唐炬期望太高,总之最终未能达到设定的价位而致流拍。为何各方都对这幅画的预期高达三千万以上呢?
细节专家朱晓果认为就冷军画作的技法而言是前无古人的,能和他媲美的人还没出现,做到如此极致写实的至少现在没人能画得出来。而冷军自己则认为正是这幅画启迪了他后续的创作,因此可见这幅“发动机”的确有着澎湃的“力量”。
据说曾经有个摄影师在唐炬家看到冷军的这些画之后,用“蛋中挑骨”的方式细细观察,试图从中找出笔触和人工绘制的蛛丝马迹,最终他不得不感叹无论自己怎么找寻都依然是如照片一样毫无丁点笔触踪迹,作为摄影师都不得不服如此画技,可见“没人能画出来”的评价并不过分,另一幅涂上黄泥的发动机也的确更有水平。
至于发动机到底有什么寓意或者深层次的艺术思想,这个就只能说是具有各种可能性,不同的观众看过之后都会有各自的认知。
(文:路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