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开往商河的汽车,风驰电掣一般,奔驰在穿过田野的公路上。车窗开着半扇玻璃,夏天的风里,带着热气,把程秀丽的头发吹得向后飘起来,她正好坐在车窗那里。这是她第一次出差。和她一起完成这次任务的那个男同志,是她第一次见到的,同一个部门的人。但对于初来乍到的程秀丽来说,她与那位孟先生,素不相识。
孟先生比程秀丽年龄大,显得很老练。他和秀丽并排坐在两个连座的车椅上,不时问秀丽一些问题。比如,“你老家是哪里的?”“毕业了,准备回老家去,还是在济南找个工作?”孟先生换着话题和程秀丽聊天。秀丽也同样用他的话题,问他一些情况。
孟先生个子高且瘦,普通人的一张脸,略略透出些疲倦。秀丽捕捉着孟先生语言里的重要信息:他的儿子三岁,老家在聊城茌平,经济比较紧张,他出来挣些钱补充家用。他媳妇是农村人,上学不多。孟先生大专毕业,回老家去了东阿的一家小企业,跑过两年销售,销量不佳,收入微薄。
程秀丽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也从来不知道出差在外,有哪些要注意。但是,秀丽非常谨慎,出门在外,自我保护意识放在第一位,她是毫不含糊的。
他们去到商河一家对接的单位,有单位的两个负责人和两个年轻人陪他们一起去酒店用餐。程秀丽感觉那两个三四十岁的单位负责人,对他们两个省城来的客人很客气。热情招待之后,还要唱卡拉OK。程秀丽第一次拿起话筒,在这样的场合下唱歌。她知道自己唱不好,象征性唱了两句,就让孟先生发挥了。
工作结束,他们晚上住在商河一家相对有点档次的宾馆。两个人住一墙之隔的两个房间,孟先生特意交代程秀丽,尽管放心,有什么情况,给他打电话。程秀丽被孟先生老大哥般的友好感动。她理智地接受孟先生友好的帮助,也警惕地防范着。素昧平生第一次和这样的有家之人,一起到陌生的地方来开展工作,程秀丽多少有些害怕。
这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末,发生在暑期的故事。程秀丽现在讲起来,觉得遥远又贴近。
世间总是好人多,程秀丽和孟先生的外出时间共三天,从商河又返回齐河,又停留一天。孟先生的绅士风度,多少让程秀丽“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理,有点缓解。她不再时时提心吊胆,处处紧张不安。
尊重彼此的正常工作交往,在那三天之后,程秀丽才初有认知。
程秀丽第一次出差得出的结论:只要懂得相互尊重,纯净自然,素不相识的人,也可能有安全感,可以放松打交道。
年轻的女孩子,刚离开校门时,多个心眼,有自我保护意识,终究还是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