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让儿子写书法作品,儿子第一遍写完,他不是太满意,就坚持要写第二遍,没有想到第二遍还写得不如第一遍。儿子很生气,把笔放在一边不想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因为第一遍是比较放松的状态,到了第二遍,就出现被心里的条条框框所束缚,被第一遍所影响,会因为这样放不开而出错。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做一件事,特别想把它做好,但因为这样的心态,就会特别的用力,最后反而没把事情做到位。
我也是一个活得特别用力的人,因为特别用力,就活得特别紧,估计以前鸡汤喝多了。这就像做某项运动,因为特别紧,全身就僵硬,这样动作就做不到位,要全身放松了,才能行动灵活,动作到位,而且还不浪费体力。
有时想想人何必活得那么认真呢,太认真了,思想和行动会因不灵活而受到约束,这样只是看上去特别认真罢了。
比如教育孩子也出现这样的现象,很使劲,对孩子要求就特别高,对孩子会特别严厉,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很强的逆反心理,由亲爹亲妈变成后爹后妈,家里矛盾重重,这样也未必能把孩子教育好。
我们如果想要学习一项技能也是,如果想坚持到底,那么开始就不能太用力,就像马拉松,开始太用力,很难跑到最后。如果抱着平常心,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就算有时候没有进步也不要着急,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坚持下去,试错,定期总结、反思,找对方法,功到自然成,也许就学好了。
看到一位老者的诗,觉得他悟得很有道理:
平生做事爱坚持,自笑愚顽自笑痴。
都说认真办事好,吃亏偏在认真时。
做事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