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多加几个双十一,你还是不停的买买买!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已经被甄别到标签化的逐层追踪,我们了解我们消费行为背后的原因吗?
消费快感,一地鸡毛中的一个出口,每个人都有一个被击中的买点。
单身就该宠自己,双十一本来就是打着单身狗的名义创建的。 一件爆款大衣,同类网店多如牛毛,比价扫图,加上犹豫,舔屏,刷购物车,省钱堪比挣钱,年轻就是资本,消费的宝贵时间远超金钱。
妈妈焦虑症,每一个熬夜哺乳的妈妈都可以速成为剁手党,购物订单简直是神赐的最简单有效的产后压力释放剂,一天的疲惫似乎瞬间被治愈,带来实实在在的关爱和满足。
失败恐惧症,在消费的世界里没有失败,最有盼头的事情变成了等快递的日子,一次次的短期愉悦来得快去得更快,负疚感和失落感只能在下次消费中暂时减缓。
数据时代的营销,无缝隙密切追随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的个性化欲望清单,随这人工智能精准推送,可以把营销武装到推送契机。
《大数据》的作者,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徐子沛在一次线下交流会上介绍过一个案例,通过大数据后台统计分析,淘宝会选择在重大的足球赛事期间向女性消费者推送高端产品,且屡屡取得满意的销售业绩。其背后的理论就是,越是球赛期间,女性认为被男性重视程度越低,越容易对高端消费品进行冲动消费。
我们的金钱和注意力被空前争夺的同时,最可怕的是我们被营销模仿的生活所侵入。不了解消费行为学,就无法充分了解作为消费个体的消费动机,因为购物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更是涉及消费观念,及个性化经验的全过程。
消费角色,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消费行为的世界里,我是我,还是被消费标签定义出的我。
准确的品牌定位,可以把抽象的品牌定义与产品使用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完美匹配。我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我认可的理念和价值的体现。
我的朋友,在某500强企业任职,四平八稳的人生,注意力主要放在孩子身上。去年突然嚷嚷着要去名校拿MBA,追其原因是被MBA推广人员的一句,再过两年孩子上民办名校哪个不要拼爹妈履历。一句话报了几万块的考研备战班。
她的消费动机可以提炼为 MBA-孩子的美好未来-自身二本学校带来的社会竞争压力
消费行为学里有一个自我概念依附,人们选择商品的同时,也在利用产品确立使用者的身份,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念。这个概念最好的消费体现就是教育培训类的产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是不计成本的投入,教育产品成为强烈寄托的精神纽带。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买叫妈妈爱你给你买!
虚拟标签层层划分,被定位,人们为心中的自己毫不吝惜。所谓的皮克马利翁效应,心系所想,但懒癌发作,多数人只停留在从物质消费上接近梦想,除了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却没有完成与理想自我高度匹配的人设提升。商家根据消费行为中体现出的人设,按“需”推送产品,自然屡试不爽。
从弗洛伊德理论——从精神分析角度观察消费者行为观点:成人个性的绝大部分来源于一种基本冲突,即个人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愿望与履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成员的职责必要性之间的冲突。
我们不一定能说出自己选择一种产品的真正动机,但人们的确通过使用象征潜在欲望的产品,使不被接受的欲望通过被接受的途径得到宣泄。消费则是一种宣泄的途径。产品象征代表一个消费者的真正目的,消费者通过产品替代性地尝到“禁果”。
美容院里有人愿意花100万的做全身的热玛吉,来挽留无法逆转的逝去的青春;游戏场上,也有人愿意不停的投入代币购买虚拟的资源装备,赢得现实无法取得的人生目标。
深度了解真实的自我需求,带来改变的消费模式。
产品是搭建生活方式的乐高插件,在拼插理想自我之前,请深度了解自我需求。
现今大部分心理细分研究都试图根据三种变量类型的组合来区分消费者——活动(activities)、兴趣(interests)和意见(opinions),即所谓的AIOs.利用大样本数据,营销者能够总结出在行为和产品使用类型上,彼此相似的消费者的形态。 为了将消费者划入各种AIO类型,受访者会拿到一份常常的陈述列表,并被要求指出他们对每一陈述的赞同程度。这样,生活方式就被总结成人们如何使用他们的时间,他们觉得什么东西是有趣和重要的,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和身边的这个世界。
这种内心真实的需求可以被吸引力牵引,自品牌营销日益活跃,在相同的时间,志趣相投的人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相同需求的群体,群体成员匹配度高,相互支撑实现消费目的才有保障;想要看书,就能在鳞次栉比,云龙混杂的商业圈里找到适合午休静坐的小馆子,想要健身,就可以在别人吃喝时抽时间走路跑步。
带来改变的消费往往伴随着痛苦而非快感,不是交了作业才叫学习,也不是花了钱就能得到知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消费不用等,不用催,不被标签营销所左右,花钱买顺心,学会选择遵从内心的产品服务。花钱不过是最后也是最简单的步骤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