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六十三课 自他相换修法(之三、自他相换的修习次第;之四、菩提心发生之量) 感悟
通过修学,我知道自他相换就是在内心把爱执自己和弃舍众生的位置进行对换,我们凡夫就是因为我执太强,只爱著自己,所以只能在生死中轮回;而如果能实现自他相换,不仅可以在利他过程中摧毁我执,而且还能成就佛陀那样的大慈大悲品质,所以我生起了要修习自他相换之心,本课的修习内容就是告诉我如何修习自他相换。
自他相换就是不在意自己的快乐,无乱做什么,都是为了解除众生痛苦,为了利益众生。
凡夫因为强烈地贪著自我,使我执成为生命的主导力量,依我执而开展生死轮回、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不断地制造各种痛苦。
我们希望人生有圆满结果,可因为想的只是自身利益,却不懂得把重点放在利益他人身上。因为缺乏正确途径,虽经多生累劫的努力,都不能给自他双方带来真正的利益和安乐。我执对生命产生的过患非常大,如果我们讲自利的心换成利他,将爱著自己的心换成爱他,必然早已成就佛果。
去除我执,所谓的你我他人类动物,其实都是一体的,我们和其他众生,就是手和脚的关系,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生命如此,微尘如此,宇宙同样,相续和集聚,只是因缘的相续,因缘的集聚,就像前面的水和后面的水,是刹那生灭,相似相续的。
爱他的胜利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瓦解我执,二是成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
我们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珍惜爱护之心?需要通过什么途径才能生起?就要将以往对待自己的关爱,转而去对待一切众生。于众生生起对待自己那样的关爱之情。这份爱乐和珍惜,就是慈悲心生死的基础。
无始以来我们都在舍弃有情,有情对我们也是这样。有些人常常抱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帮助,我们不妨反观一下自己:对别人做了多少?给予了多少帮助呢?
大乘修行的根本是否建立起来,我们是否已经成为大乘佛子,这一切都是依菩提心的有无而决定,如果发起菩提心,就是大乘行者,反之则不然。
自他相换的修行重点,主要是断除我执和修习慈悲。此外,读诵相关经论,依止善知识,集资净障等,也是发心必不可少的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