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金融似乎是最大的风口。而现在,消费金融站在一个新的节点之上,场景、用户的争夺日趋激烈,行业也受到利息高、共债比率高带来高风险等质疑,尤其是广受关注的现金贷领域,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政策环境都面临不确定因素。然而未来的消费金融会怎样发展演进?
消费金融是互金十年的最大风口,如今面临一些变数
从2007年拍拍贷上线开始算起,互金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历程,这些年兴起了很多模式与领域,支付、理财、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众筹等等,发展程度各异,对社会生活改变最大的,无疑是支付和消费金融,移动支付使无现金时代加速来临,消费金融的发展则极大促进了金融的普惠性。
相对于支付,消费金融形成了更大的风口,移动支付领域更多是微信与支付宝之间的游戏,而消费金融则形成了由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小贷公司等多种业务主体构成的更大生态系统。无论是基于场景的消费分期,还是没有场景的信用贷款,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趣店的上市,将消费金融领域的诸多问题逐步摆上台面。消费金融尤其是现金贷领域存在利率较高的问题,加重了借款人负担,甚至有借款人因还不起高额本息而背上沉重债务;部分平台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隐患;行业存在借款人多头借贷的状况,小额信用贷领域的共债群体占比甚至过半,存在较大的坏账隐患。
尤其是小额信用贷领域即现金贷存在诸多问题,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该领域声誉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整个消费金融领域。
如今,现金贷领域的监管已经箭在弦上,限定利率水平、强调必须持牌放贷等监管政策即将出台,该行业的暴利即将终结。
未来消费金融竞争的关键点在哪里?
消费金融正面临上述成长中的烦恼。这是行业发展的正常路径。一个行业的成长,必然是在逐步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市场阻力、政策合规性、鱼龙混杂的格局等核心问题的过程中,愈加规范发展,愈加被行业的消费者所接受。消费金融也是如此,消费长青,消费金融也会是持续稳定的需求,前景大家都看好,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问题会逐渐腐蚀整个行业,金融消费者远离这个行业,监管层也会出手加以严管。
那么行业存在的那么多问题到底该怎么去解决,从而保证消费金融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在消费金融这个庞大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主体是消费者和监管层。行业得以不断壮大的根基是消费者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终端需求彻底释放。消费金融问题总结起来,在消费者这一端来看主要是利率高、运营不规范;监管层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变量,监管层更关注的是业务是否合规,是否在监管之下,是否在酝酿金融风险甚至社会风险。消费者和监管层的诉求有很大的共通性。解决了二者的核心诉求,行业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快速前行。
要解决消费者和监管层的核心诉求,最关键的两点是要把业务做合规,把利率费率降下来。这样才能满足监管要求,也满足客户正常的消费金融需求。为此,消费金融行业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去规范发展,能够在以下几点中具备优势的企业,有望在激烈的消费金融竞争中胜出。
首先,将业务做合规是立业之本,为此,做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要纳入到监管之下,基于牌照进行放贷,使有牌照的公司成为消费金融业务的主体。持有牌照,意味着有事前监管,会对企业的业务资质进行审核,也意味着有事中事后的监管,展业模式是否合规,利息收取方式是否合理,催收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杆杆率是否超限,等等,都会在监管部门的关注范围之内。持牌不能保证任何公司都不出问题,但会使整个行业处在较为规范的框架之下。
在这方面,央行已经明确发话,任何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预计随着这一监管基调的逐步落实,牌照将会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竞争力。基于持牌管理,消费金融行业有望形成新秩序,任何一笔消费贷款,都应是由受监管的持牌机构放出。持牌机构应当成为消费金融业务的中心。非持牌机构不能直接放贷,可以基于自身的数据、资源、渠道等,与持牌机构在获客、风控、贷后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发挥各自的特点。这一过程中,决定是否放贷应当由持牌机构做决定,并承担放贷的后果,持牌机构应做全流程的把控。当下的消费金融领域,持牌机构往往是资金的输出方,很多机构名义上是助贷角色,实际上整个业务流程都在其体系内完成,却没有置于监管之下,所以产生了很多问题。消费金融机构的持牌化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消费金融需要将针对消费者的利率费率降下来。为此消费金融机构需要有能降低成本的能力。资金成本是一方面,除此之外还有风控成本、坏账成本、获客成本、运营成本等。能够降低成本,最关键的是形成一整套金融科技能力,从而降低风控成本与坏账,也使获客更加精准,从而降低获客成本。
未来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将是以持牌机构为核心,基于金融科技实力的竞争。持牌经营是基础,保证合规;技术与金融实力是关键,保证风控与业务拓展实力,从而降低利率费率水平,提升用户体验。没有牌照,又没有数据资源与技术能力,在未来的消费金融领域势必难以生存。
消费金融领域的格局会怎样演化?
目前消费金融机构包括了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小贷公司等。
银行优势在于品牌、牌照、资金成本以及征信数据,在几万元至几十万元的金额较大的消费金融领域有足够的优势,但在现代金融科技领域缺乏足够积累,大数据风控等技术能力不及金融科技公司,在金额万元以下的消费金融领域没有成本优势;
互联网金融公司往往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方面有积累,但缺乏牌照,在业务运作上缺乏监管,合规性存疑。同时,资金成本比较高;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则相对折中,有牌照,相对合规,有资金杠杆方面的优势,但在资金成本方面的优势又不及银行,不过在对于金融科技的掌握和储备上大体又优于银行。
未来,在消费金融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在牌照、金融科技方面有优势的公司会逐步脱颖而出。预计银行会在大额消费金融领域继续巩固优势,如几十万元的消费贷款,银行基于资金成本和征信系统,竞争力相对占优。这一领域互金公司很难有所作为,毕竟金额较高,以互金公司可以给到的息费水平,客户的负担会比较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基于大数据风控等金融技术以及牌照优势,有望在几千元至几万元的消费金融领域成为供给的重要力量;互联网金融公司之中,持有放贷相关牌照同时又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企业可能还有一定成长空间,而没有牌照的企业,如果有一定的场景资源或者技术储备,有望成为消费金融领域的合作方。既没有牌照有没有技术的公司,随着监管的到来,挣快钱模式终结,退出市场可能是难以逃脱的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