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素养,就是等人把话说完!
你等我把话说完,这是一种提醒,对浮躁和急于求成的你我是一种讥讽。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只耳朵,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题记
年轻的母亲为了验证她教子有方的成果,把两个苹果喜盈盈的给了年幼的儿子。接下来,他等待儿子把一个苹果送给妈妈,可是儿子接住苹果后,看都没看她一眼,就每一个苹果咬了一口。年轻的母亲非常伤心,正要发火训斥儿子的自私贪婪。
谁知道就在这时,童稚的儿子奶声奶气的说:“妈妈,你吃这颗苹果,我尝过了,不酸!”妈妈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没有耐心和时间等一个回答,倾听的后面是另一股的暖意。
记得读书时代,一次课堂上老师让我和同桌好友合作完成一个实验,自己感觉十分用心,验收的时候,听到这样那样的批评和建议很不爽。同桌谈论一些修改意见,还未开口,我就讲了一大通自己的理由和想法。后来我们俩基本是各唱各的调,各说的各的套,结果谁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思路。
老师走到我们身边说:“你们一个一个说你们的想法,说的时候另一个人认真思考他的想法和意见。”后来同桌把自己的思路条理清晰地说出来,发现其实有些地方的确有可取的意见,问题最终迎刃而解。
其实很多事情坏在我们没有给对方把话说完的机会。“你等我把话说完” 这是现代社会交往中多么卑微的一个要求啊,而我们往往忽略交流中最基本的尊重。
经常有很多家长诉苦说,自己孩子进入叛逆期,根本不听话!不听话基本成了青春期家长共同的心声,但冷静下来想想,其实这个埋怨的本身就出了问题,我们扪心自问,你认真去听孩子的心声了吗?你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希望什么?你想要了解孩子却不愿意听他说,而是要他听你的,你老是在那里叨叨像复读机一样,你听他说什么了吗?
你等我把话说完,这是一种提醒,我们谁也不是火烧屁股,火急火燎的。怎么连等待别人表达的时间也没有呢?有时候扪心自问,这其实是一种病,得治。
等待别人把话说完,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养。有一种倾听叫胸有成竹,沉着冷静,那是一种气势和气场,不语也能威严,无声也能温暖才是魅力。
有一种聆听需要忘我,听落雪的声音,听风过屋檐,听早晨的鸟鸣,听一段美妙的旋律是一种境界和修为。内心安详,才能懂得岁月静好。
等别人把话说完是一种素质,看似絮絮叨叨的表达,身前身后却是气象万千的智慧。听别人说话,其实是在渡你我到彼岸,一回头已是郁郁葱葱,繁花似锦。
木兰山文武学校
网友评论